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五十三章:威腾和德利涅的联手(2 / 5)

桌后思索着如何统一强相互作用与电弱理论。

时间一点的过去,眨眼间就到了正午,正当他准备放下手中的研究去吃午饭的时候,办公室的大门忽然被人急促的敲响了。

抬头看去,陈正平和南大物院的院长俞勇望一起走了进来。

“导师,俞院长,你们怎么来了。”看到两人,徐川笑着站起身打了个招呼。

“arxiv预印本网站上的那篇论文,是你发的?”俞勇望快速的问道。

闻言,徐川笑了笑,开口道“你是说质量间隙的那篇?”

“对!”

徐川还未回答,一旁,陈正平就插口道“除了他还能有谁,除了他谁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质量间隙的证明,老俞你这问的一点意思都没有的。”

一旁,俞勇望笑着道“我这不是太震惊了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前后解决掉杨-米尔斯方程的解证明和质量间隙难题,这你让我不问一下,确认一下,我真的不敢相信。”

徐川笑了笑,道“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杨-米尔斯方程的解和质量间隙的存在都可以通过流形的构造与可微结构的不变性耦合子进行处理。”

“而且从问题上来说,解决质量间隙难题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出粒子的质量,只需要证明它存在就足够了。”

听到这话,陈正平看了一眼自徐川,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

这话说的,给人的感觉简单至极,像是随随便便来个人都能做到一样。

但实际上简单吗?

不可能的。

如果质量间隙问题真要那么容易解决,为啥近百年来都没有人能做到?

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可不是什么冷门领域,它不仅不冷门,而且还是理论物理学界前沿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基于杨-米尔斯方程而建立标准模型为物理学界带来了无数的宝藏,因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者亦超过了两位数。

但几十年的时间,无数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前仆后继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很显然,它的难度远不止徐川说的那么容易。

不过这个点,他也没心思去想这些,关于质量间隙的论文,他已经看过了,脑海中却依旧有着繁多的问题。

深吸了口气,陈正平开口问道“关于质量间隙的量子性质,你是怎么解释的?”

这个问题是杨-米尔斯场论的关键,是它能否成功解释强相互作用的核心,也是他在论文中没弄懂的地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