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但iter的进展却并不顺利,从2002年,欧、日、俄三方以eda为基础开始协商iter计划的国际协议,及相应国际组织的建立开始,直到2006年,iter的国际协定的草签才正式确定下来。花费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而且这还仅仅是各项协议的签订,并没有正式开展工作。当然,放在正常的角度来看,四年的时间完成一项大型国际合作工程项目的各项协议敲定已经很不错了。但对于徐川来说,耗费了这么多的时间,才完成国际协定的草签,可以说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他崇尚高效,也无法忍受未来自己主导的月面生物圈工程项目陷入各种扯皮的局面中。所以与其找米国、欧盟、沙俄这些国家,还不如找一些别的国家。比如他们一贯的合作‘好伙伴’,中东地区的部分国家。相对比米国、欧盟这些国家来说,中东地区的富豪们更好说话一些,只要能实现他们的愿意,他们其实很愿意交易给你大量的钞票。当然,或许有人会问,可控核聚变技术都实现了,石油都不值钱了,那些‘狗大户’还能有钱?有这种想法的,只能说对于时代的变迁和石油的性质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敏感。的确,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后,石油的价值会打上一个很大的折扣。但即便是燃料的属性从石油上摘取,也不意味着石油就没有什么价值,完全不值钱了。尽管消耗石油的主力是燃料,但除了燃料,在基础的化工、农业、工业、交通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会消耗的大量的燃油。如塑料/橡胶、衣服涤纶/腈纶/锦纶等面料、制药等各行各业,其原料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石油。所以即便是燃料属性被摘去,石油的价值依旧是有的。而且另一方面,时代的变迁脚步也并不是那么快的,从破晓示范堆点火成功到现在,时间也才两年不到。这么短的时间,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影响力虽然一直都在扩大,但很显然,目前它还没法做到遍地都是,完全代替石油。当然,伴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拓展延伸和时代的发展,它的价值会不断的下跌也是必然的事情。但至少现在,中东的那些‘好伙伴’们还是有钱的。另一边,京城。长安街北侧的北海小岛上。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中,一封简朴的信件递到了一名老人手中。在听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