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4章 孔仲尼问道(四)之‘父为子隐’(2 / 3)

子,快来谢过叶公为我等学说定名!”

顿时,一众弟子恭敬佩服起身齐齐一礼。

“多谢叶公定名!”

陈语笑呵呵的笑的像个糟老头子。

明面上是他们大占了便宜,其实,是他对儒家的气运薅羊毛。

当然,他也不会让儒家吃亏。

孔仲尼此来,他已知来意。

听闻叶县大治,叶公大贤大才名传诸国,孔仲尼此来,说的明白点,明面上是要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实际上就是来取经问道的。

陈语的出现让孔仲尼意识到了他的学说,不,现在可以叫儒家了。

孔仲尼已经意识到儒家最大的缺陷。

那就是空有治国之道,却没有强国之法,所以才不得中原诸国重用。

之后的时间里,孔仲尼与一众弟子一直在叶县住下整整三个多月。

陈语没有丝毫吝啬的将所有强国之法,科学之道,实用之术,乃至自然科技基础科目等东西全都传授了出去。

并且清晰的提出了一个四学说法。

正是‘儒学治国,商学富国,工学强国,农学稳国。’

闻听到这2000多年后的现代科学工商强国的理论。

震撼的孔仲尼及一众弟子的眼光视野开拓了不知多少倍。

包括孔仲尼在内和一众弟子,没有一人觉得商工农三学不好。

当然,最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儒学排在最前面。

听听,儒学治国!

说穿了,儒学,是做人的学问,也是做官的学问。

孔仲尼身为未来的孔子孔圣人,他本人的道德思想境界已接近完美。

如今年纪也是将近七十古稀之年,早已没有任何阴私欲望之念。

他现在所行所想所思所念,全都是想把自己心中的‘思想’展现给世人,让天下人一同来创造出,他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这是属于东方文化的‘乌托邦式’思想。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就是儒家大同思想。

仔细看看,想想,这和现代社会主义是异曲同工的思想境界。

这有什么不好的?

没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