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你看这笔如何?”
陈语实话实说道:
“大了。”
“大了?”
“不错,一枝合格的石碳笔越小越好”
“至少要小拇指粗细为宜,笔芯大约吴签大小……不不不,口误,我是说牙签大小就好,否则太大,不宜掌控。”
“笔身拇指粗细,笔芯牙签大小……牙签是什么?”
这话把陈语问住了,他明明在张府用过牙签的啊。
“就是,就是那天我吃肉剔牙时用的那个东西,那个不就是牙签吗?”
“那是剔齿纤……不过你说它叫牙签,倒也贴切。”
古代小知识:晋代文学家陆云在一封《与兄平原书》中说道,他在翻检“曹公器物”时,看到有冠帽、梳篦、剔齿纤等东西。
“曹公”,指汉末的曹操;
“纤”,通“签”,“剔齿纤”,即剔齿签。
“可我觉得这般大小已经可以用了啊。”
陈语摇头道:“张师你觉得合适是因为你的画功非凡,这么大的笔您能掌控自如,可普通人却不行,别说拿它画素描,怕是连握紧它都十分费力。”
张僧繇闻言一滞,心道确实如此,以他的画功用这石碳笔都觉得吃力,一般人肯定用不好它。
但张僧繇是什么人,那是爱画成痴的人,只见他咬咬牙,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陈语,你继续练字。”
说完,就拿着石碳笔离开。
陈语好奇的问:
“张师,您这是准备干什么去?”
“找孙大匠学制笔,我要改良制作石碳笔。”
“你说石碳笔越小越好,那我要制出牙签大小的石碳笔。”
得,为了画画,张僧繇也是拼了。
陈语不管这个,只管继续练字。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语每天窝在张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管练字。
每隔个三五天,张僧繇都会来看一看,略为指点下他一些练字技巧,顺便拿出最新款的石碳笔。
有心之下,张僧繇制成的石碳笔笔身越来越纤细,笔芯也渐渐逼近吴签大小,呸!是牙签大小。
古代能工巧匠的能力让陈语也不得不服,仅仅过去两个月,张僧繇费心费力,请来制笔的工匠大师,居然硬生生的手工打磨制成了一根接近现代铅笔大小的石碳笔。
只是付出的代价也足够高,这样的一枝石碳笔,算上手工费,至少要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