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万台阶,这是当时商场上比较时髦的一个话题,大意就是说每个公司的成长不可能都是连续的,阶段性成长、跨越式发展才是正常的,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面临瓶颈,只有选择新的项目或者说业务增长点,否则就会停滞不前。
五千万就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坎儿,在五千万左右规模的公司很多,一旦有了突破,能上了亿,就可以考虑运作上市的问题了。
“老爷子现在后悔了吧?”韦明河倒也不见外,笑嘻嘻地打趣他,“当初早管一管你,也落不到这一步不是?”
“唉,老头子传统了一辈子,”徐卫东叹一口气,大大咧咧地发话,“想当初我搞这个公司,他差点儿没把我赶出家门儿,现在倒是知道了,连我妹妹出国还得是我出钱。”
“我那儿没什么合适给你的,回头从建委和计委划拉划拉今年的项目单子吧,”韦明河轻描淡写地回答一句,猛地想起点什么,胳膊肘一捅身边的罗总,“对了,国税最近不是在搞三网合一吗?帮着给问问?”
“我跟国税说不上话,”罗总瞪他一眼,她跟做局长的父亲关系不好,不过,大概是考虑到要在他朋友面前留点面子,说不得又笑一笑,“大几千万的单子,总局早有人打招呼了。”
“没多有少嘛,能做多少是多少,”徐卫东笑嘻嘻地答她,倒也没觉得自己降身段不应该——他老头子退都退了,想得瑟也得瑟不起来不是?“罗总,我可是跟明河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
“咱俩差八岁呢啊,”韦明河笑着打岔,也是表示双方关系的熟稔,“呵呵,我就不记得你十几岁还穿开裆裤来着。”
“你被101中学那帮家伙欺负,可还是我出的头呢,”徐卫东脸一绷,“要不是那一架,没准我家老爷子还能被扶正呢。”
“你都说过八百回了,”韦明河白他一眼,又侧头看一看陈太忠,“太忠,你那科委大厦……能不能给划拉点儿活出来?”
“你饶了我吧,”陈太忠苦笑一声,小罗能拒绝,他当然也会有样学样,“省里市里盯着我那块儿的太多了,而且大头是土建和装潢,最多不过可能有几十万的小活……这样,我回头帮你问问吧。”
几个人正白活呢,门又被推开了,进来的是青江见过的小涛,身边还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瘦高个,戴一副眼镜,先笑着冲韦明河点点头,“呵呵,韦处忙着呢?”
“哈,太忠,给你介绍个老乡,”韦主任笑着站起身来,一指那瘦高个,“天南省邮电管理局的张沛林局长,你俩认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