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2368-2369算计于两难之间(4 / 8)

官仙 陈风笑 7198 字 2021-06-14

——就算偶尔出现,看机关报的诸位,脑中反应到的第一个词儿,也不会是“监督”,更多是想到“派系”或者“党争”什么的,都是体制里的人,连报纸都不会看的话,真的让人耻笑。

但是相较而言,刘晓莉的稿子在抨击性和煽动性上,效果不如随遇而安,道理很简单,两人的身份不一样。

刘晓莉是记者,她发的是新闻稿,搞媒体的都清楚,新闻最强调的是两个特性,实时性和真实性,实时性那不用说,大家很都清楚——报纸刊发的新闻若都是“旧闻”的话……那报纸,你买啊?

真实性是另一大特点,这真实也主要是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给大家报道的,得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从而让大家觉得,你这一家媒体是可信的,这不但关系到了读者美誉度,也关系到了报纸的存亡,人无信不立,事业,同样如此。

捏造假消息来博眼球的,最终还是会被大家唾弃——为什么大家都买《天南商报》,而订阅《官仙》的人就不多呢,关键就在于,前者是真实的,起码是相对真实的。

另一个真实性,强调就是报道事件时的客观性,也就是说撰文的记者,不能带太多的主观立场,读者们只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想知道,记者你脑子里到底有什么私货——都是成年人了,谁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

刘晓莉是记者,而随遇而安……是时评家。

所以,若论抨击时弊的话,刘记者的长处在于真实,而那位的长处则是在于犀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夹带私货,而大家看他文章想看的,也就是私货。

哪怕随遇而安在抨击中,引用了个把不是特别靠谱的例子,大家也都能理解,老随毕竟不是记者嘛,总是要选择对自己观点有用的素材,而刘记者敢这么搞的话,那就是自毁前程——我说,你只是球员,不是裁判哈,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所以,此事须得随遇而安来做,陈太忠琢磨一下,觉得自己的逻辑没有什么问题,于是抬手就给时评家打个电话。

2369章算计于两难之间(下)

随遇而安不知道跟谁在一起,说话舌头也有点短了,不过听得出来,他还是想尽量地表示出一些热情来的,“是陈……陈主任啊,有事情吗?请指……指……那个示。”

我怎么感觉着,你这是大便之后,请我给你送纸呢?陈太忠听得有点腻歪,“老随你这是喝了多少?下午醒来了,给我打电话,给你点素材,晚了可就不好用了啊。”

这是实话,梁靓刚才也在现场,《今日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