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调回局里,打入了冷宫,一夜之间,那份寒意就在阳光大酒店蔓延了开来。
林海潮问过这事儿,素波铁路局苦恼地表示,林总,小项这人其实不错,不过调整他是上面的意思,这个多经公司他干了五年,也太扎眼了……咱们这关系,有三分奈何的话,我也不能那么做,可是我不调整他,别人就会来调整我!
话说到这里,因果就太明确了,项一然是成也海潮败也海潮,他若是不娶林莹,这个经理就干不了这么久——五年时间,他赚了七位数。
可是现在有人收拾林海潮,直接就把他捎带了,更有传言说,某领导曾经嘀咕一句:你不是仗着林海潮这个岳父,眼里没我这个领导吗?只要有我在一天,你就不要想再翻身。
“嗯,打住了,”陈太忠才懒得听她嚼谷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现在海潮的经济基本面怎么样?要收购海潮的,是什么人?”
海潮的经济基本面还可以,虽然张州有消息说有人惦记上了海潮集团,但是眼下煤焦的行情已经开始走强,有这个大势,足以抵消那些传言的影响——也就是说,只要海潮不胡乱铺摊子上项目,想引爆它的危机,那就真的是……只能从政策层面来下手了。
林总闯荡江湖多年,这忍气吞声的功夫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对他来说,忍一时之气真的不算什么,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林海潮可能坐失这样的良机吗?
现下流行的、对公司高速发展的观点,从来都不是什么厚积薄发、稳扎稳打,在这个效率唯上的年代中,讲求的就是抓住机遇,强调的是跨越式发展,再重复一遍,那就是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不管是陆海的资本,还是天南的资本。
林海潮不可能放弃这么一个难得的机遇,若是没有这点冒险精神,他根本就不会成为天南的首富,这个时候,正是他撸胳膊挽袖子大上项目、跑马圈地的大好良机,他必须博一把。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海潮集团已经被人盯上了,缩成一团自保的话,大概也没有太大的危险,然而林总不愿意做出这种屈辱的选择——没有一颗强者的心,怎么可能成为强者?
“好了好了,你真能说,”陈太忠说不得抬一抬手,哭笑不得地再次打断她,我这三瓶啤酒都下肚了,“我刚才还问了一句,这个收购消息是通过谁,让你父亲知道的?”
人情社会里,有些东西没办法叫真,但是他决意在某些方面叫一下真,起码有利于顺藤摸瓜,找到相关的人,冤有头债有主——哥们儿是以德服人的。
上次面对凤凰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