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样的话。
“嗯,”陈区长不置可否地哼一声,心里却是暗叹,你如果要求过分的话,那就只有对不住了。
“北崇的建设如火如荼,而我们敬德闲置了大量的劳动力,”奚玉这个要求,又是踏着线儿提的,在陈区长的授意下,北崇的建设大多都是内部消化,而敬德居然以县委的名义,郑重要求参与建设,这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陈太忠真的很想拒绝,可是细细一想,北崇下一步的建设,只会越来越多,而自己一味地保护北崇人,固然是造福了乡里,但是没有经过市场的淘汰,终究只是温室的花朵,外出抢活儿的话,未必争得过别人,更严重的是,久而久之,可能培养出大家的懈怠心理。
想一想大锅饭和铁饭碗造成的弊端,他觉得引入适当的竞争,并不是完全的坏事,当然,这必须要控制在一个度上,“敬德的熟练技术工人很多吗?”
“非常稀少,”奚书记苦笑着摇摇头,“力工多一点,吃力气饭的,当然,乡镇里也有一些木匠、泥瓦工之类的,可以干一点粗活。”
陈太忠沉吟片刻,方始缓缓回答,“成建制地把人放进来,是抢北崇人的饭碗啊……我觉得,跟群众们不好交待。”
“不需要成建制,”奚玉觉得这个年轻的区长说话,有点令人不摸头脑,“你们区里允许敬德人来打工就行,陈区长,你北崇现在对外来务工封锁得很死,整个阳州都这么认为。”
“哦,已经有这样的口碑了?”陈太忠轻声嘀咕一句,他还真没想到,自己已经造成了这样的形象,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时候了,必须考虑引入适当的竞争——就是老奚酒桌上说的那句,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不过这个劳动力引入,没有管理似乎是不行的,“我认为还是成建制的好一些,乡镇领导可以从中牵线搭桥,更能体现咱们两个县区的友谊。”
“这个……可以,”奚玉马上就做出了决定,他猜测陈太忠如此建议,是不愿意本地人和外地人发生摩擦,倒也符合陈某人一贯护短的形象。
事实上,北崇现在一片兴旺繁荣的景象,已经惹得临近不少县区的人垂涎了,陈太忠看得到的,别人更看得到,搬砖的小工一天都二十块,阳州的大工地也就是这待遇了,就这他们还想抢收入更高的活儿,外地人想进来干,却是不被允许。
奚书记的目标很明确,进入北崇的低端劳务市场,冲击中端,做为邻居,他对北崇的发展计划了解得很多,现在的北崇还没全部开动,只说新的候车室和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