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很肥,那么里面就不可能不长其他东西,寄生虫之类的是小意思,关键是可能有一些病菌滋生,将来洗池子洗不干净,就可能影响到娃娃鱼的养殖。
这也太杞人忧天了吧?陈区长觉得他们这个顾忌有点蛋疼,可是又不好说什么,“冲洗得干净一点,还能有病菌吗?”
“真的有,”刘家人很明确地表示,“我堂叔是在朝田养鸡的,上万只地养,养了七八年,按他的话说,最多过四五年就要换鸡舍,要不光是给鸡喂药,就不知道要喂多少。”
这也是经验之谈,刘家堂叔搞的是大规模养鸡,这种养殖模式不同于散养,是以量取胜,对于鸡的疾病控制得非常严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上万只鸡里,有几只鸡有这样那样的状况,那必然要全部喂药,而这么大的鸡场,时不时地出现点状况,也是正常。
但是细菌也有耐药性和变异的,时间一长,鸡场就要整天地喂药,喂各种的药,可养的鸡还是会不停地死亡。
当喂药的成本和鸡死亡的概率到达一个值的时候,这个鸡舍经营下去就没意思了,再彻底的消毒和杀菌,也不能改变成本的上升。
那么经营者就要换个场所经营,然后就一切从头来过,对于这种现象,养鸡的人称之为“倒笼气”,就是说这个笼子的鸡,把属于鸡的气运用完了,不能再养鸡了,可以养猪养羊养牛。
比较科学的解释(book.shuyue.org),那就是针对于鸡的各种病菌太多,其中还有不少变异的,杀也杀不死,换个场地就好了,而这个场地,再养其他动物没有问题。
“这个说法,倒是不无道理,”陈太忠其实不太清楚这个,但是从直观上来说,他认为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不过……你堂叔说了,养了鸡的地方,养其他动物没问题。”
养了泥鳅的地方,养娃娃鱼,想必也不是大问题吧?
“养了鸡的地方,不能养鸭子,”刘家人很无奈地回答。
“我艹,”陈太忠登时就无言以对了,他理论上的东西掌握得不少,也有基层的工作经验,自认是很接地气了,但是对这种比较奇葩的言论,他真的无言以对。
关键是,人家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说,地气这东西,真的是接不完的——你觉得自己很亲民了,人家随便抛出点东西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一窍不通、他俩对话的时候,旁边也有人在听,而且有这样困惑的,并不止一家两家,他们知道陈区长亲民,就围住区长,不让他走,一定要他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