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的多出太多了。
沉吟一下,他才点点头,“行,我回头跟老白合计一下,多大面积就够了?”
“能有一百亩地,就最好了,”谭胜利还真敢狮子大张嘴,“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天南省图也才一百来亩地,”陈太忠白他一眼,“最多五十亩地,回去做方案……算了,一百亩吧,我强调一句,规划中宿舍区面积,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
这是陈区长的工作作风,搁给一般领导,八字没一撇的项目,就公然表态同意搞宿舍,是很不合适的,但是给他看来,不管领导同意不同意,下面有这个需求的话,早晚是要搞,经常还会出现先上车后补票的变通手法,到最后还是得同意。
下面会有这个需求吗?迟早是要有的,这个东西,拦是拦不住的。
既然如此,他索性在规划里,明确宿舍区范围,省得将来他走了,有人划出一片地,当商品房来卖,占便宜的是个人,受损的是北崇人学习和休闲的空间。
只要这个规划确定下来,在他有生之年,谁敢动那百分之八十,就要考虑一下陈某人的怒火——通海商人和老岚的遭遇,可为明证。
所以他认为,自己这种思路,才叫有发展的眼光,才叫有前瞻性,连宿舍的地,区政府都提前留好了,别太过分哈。
折腾完这点事,陈太忠的思路就又被岔开了,总觉得自己有什么事情没办——要不说这政府工作苦,就苦在这儿了,他已经养成了随手记笔记的好习惯,日程安排表也有,但是有些突发的、不一定能上得了笔记的东西,对他来说,也未必就是不重要的……
仙人的脑瓜都不够用啊!就在他努力回忆之际,他的电话响了,又是一个陌生的号码,“陈区长你好,我是庸平光缘公司的小褚,您现在忙吗?”
“你还真敢给我打电话?”陈太忠气得笑了起来,“挺得意的吧?”
“我这不是跟您解释(book.shuyue.org)这个事儿吗?”褚襄低声下气地赔笑,“刚才我就在项总办公室,只是说我这个外壳不错,您也在用……他就给您打了这么个电话,我也不敢拦不是?”
“继续编,”陈太忠冷冷地发话,小子你就得了便宜卖乖吧。
他不信这个说法,依他的理解,项思诚是个一心求上的,身后又有人,这样的主儿通常都是非常现实的,不会轻易得罪人,却也不会轻易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渺茫的机会上。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人家做人情,也要把人情做扎实了,拿这个逆变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