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这场战争,我们得到的,除了遗憾与叹息外,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悲凉。因为一个王朝甚至一个民族的命运,就被一个白痴皇帝的四道诏书所改写了,勤政有毛用,误国误民尔。
(说实话。落叶非常同情崇祯,可这小子光勤政节约有毛用啊!这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之战。居然去瞎指挥,结果就是大明完全丧失最精锐的有生力量,亡国已经成为必然。)
现在还没有走到哪一步,杨廷鉴希望可以改变崇祯操切的毛病,同时告诫崇祯,不懂军事就不要去瞎指挥。以免误国误民。
稍许杨廷鉴开始动笔写这道题的策论,大意是:
“陛下欲灭后金,万不可操切,因为大明内部天灾不断,造反的烽火燃遍山陕。大明当前就是一个重病之人,首要的任务是固本培元,先把自己的病治好了,才有力气去干架,方法就是先把造反给剿灭了,简单地说就先安内在攘外,大明没有力量同时去对付两个敌人,而是英国集中力量先搞一个,才是上上之策。”
杨廷鉴这是直接否定了崇祯的策论方法,崇祯的意思就是攘外和安内一起搞,这策略绝对是错误的,历史已经证实了,那该如何对付咄咄逼人的后金。
杨廷鉴又继续写道,大意是:
“陛下想要灭后后金,在此时是不现实的,大明的军队在野战之中,根本就打不过建奴,并且大明的岁入也无法支撑这旷日之久的灭国之战,当然也绝对不能放任不管。
微臣有如下几条方略,第一是恢复对皮岛的绝对控制,一定要消除毛文龙被冤杀的影响,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毛文龙的几个干儿子全部宰了,免得他们因为心生怨恨而反叛大明。
第二,出兵朝鲜,利用水军阻断鸭绿江,然后派兵驻守铁山一带,兵力可从皮岛抽调,这样一来就阻止了后金从朝鲜获得粮食和铁器,此计一旦成功,必然让后金的国力大幅下降。
第三,联合林丹汗,共同抗击后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明与蒙古的世仇可以暂时放下,因为咱们有共同的敌人——建奴。(历史上的林丹汗数次在被满清打得满地找牙的时候,也数次向大明求援,可大明没有给予林丹汗一丝一毫的支援,这才让建奴从容打败了林丹汗。)
第四,坚壁清野,不能让大明的所有商人给后金走私物资,因为努尔哈赤大肆屠杀汉人,辽东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人烟了,不然皇太极也不会入寇来劫掠人口了,辽东残存的汉人农民,绝对无法满足后金十二万大军所需。
当然还要防备后金继续入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