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因为御史府太杂了,里面什么人都有,自己若是有什么命令下去,下一刻恐怕整个邺城的勋贵都得到消息了。
曹操于是绕过了御史府,自己创建了一个监察百官的机构。
曹操可以绕过御史府,但是作为御史中丞的徐庶自然是绕不过去的。
在他将自己计划全盘托出之后,他原以为石韬会帮助他的。
但是他错了。
石韬没有帮助他,不仅没有帮助,还多了一个警告。
水深如渊,入即死。
刚开始徐庶还不相信,但是接下来,他却是慢慢相信了。
这些信任,随着他对御史府的了解愈深之后开始的。
随着他的调查,一个个大世家都能够在御史府找到他的影子,不仅如此,御史府还与宫中很多贵人有关。
换做是曹冲,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恐怕也难以下手,徐庶不是曹冲,但他也很难下手。
唯一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只能做做样子,他上奏罢免的几个领御史,然后安排自己的人进去。
但...
也仅此而已了。
与朝中所有人对抗,莫说是徐庶,除了曹操之外,现在谁都做不了。
这也是徐庶之前说自己虽然是御史中丞,但却是一个光杆司令一般。
然而,在今日的早朝之中,御史府却成了今日早朝的主角。
一个个领御史当着徐庶的面递交奏章弹劾。
他们弹劾的人只有一个---洛阳侯!
见到这一幕,徐庶自然是气得满脸通红,但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是看着此时早朝的主事者。
司徒王朗以及司空程昱。
至于曹老板,此时在王宫之中卧病在床呢!
领御史递奏章弹劾曹冲,一个接一个,最后等领御史全部弹劾完之后,徐庶原以为就会就此平息,他刚想着回去一定整顿御史府的时候,又有人开始弹劾曹冲了。
也是,御史府中的领御史多是朝中勋贵的人,既然有这么多的领御史弹劾,自然是有更多他们身后的贵人想要弹劾曹冲了。
徐庶暗暗记住这些人,然后再记住那些上前来弹劾的人。
上前弹劾曹冲的人不少,足足占了一大半,让徐庶有些诧异的是,曹丕的人居然没有参与其中。
若是曹丕的人参与其中的话,朝堂之上恐怕有七成的人都会参与弹劾曹冲的行列来。
至于另外三成,有两成是中立的,不想惹事的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