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多日未见了,今夜不论公事,诸位回府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今夜诸位是属于自己的,过了今夜,诸位可要做好长期呆在侯府的准备。”
这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嘴中都有笑容。
封王拜相为什么?
为的还不是封妻荫子,为的不仅仅是青史留名,还有让自己留在这个世上的血脉能够活得更好。
这是国人的执着,也是从夏开始的宗族制度深入国人骨血的体现。
离别妻儿多日,这些人对着曹冲行了一礼,也没有耽误时间,在喝了一杯酒之后便对着曹冲行了一礼,离开了外府大堂。
人慢慢离开,最后剩下的只有留在邺城的几个人。
徐庶辛敞赵焱....
还有一个人---诸葛亮。
曹冲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不回去?”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不急于一时。”
“那便是有见教了?”
“见教不敢当,却是有几句建议。”
诸葛亮既然特意给自己几句建议,曹冲自然不会不听。
“君侯想来是要入宫见大王。”
作为儿子,从外面回来肯定是要去见曹老板的,即使世家将自己“囚禁”在侯府,曹冲还是可以去王宫的。
曹冲点了点头。
“若是君侯进入王宫,真见到了大王,大王问什么,你答什么。”
“若是见不到呢?”
曹老板如果真的病重,自己不一定能够见到。
而如果曹老板是装的的话,自己就是肯定见不到曹操了。
诸葛亮一笑,说道:“君侯若是见不到大王,便去看看大王这几日都在吃什么。”
都在吃什么?
“孔明欲意何为?”
“看一看大王病有多重。”
从饮食判断曹老板的病情吗?
曹冲点了点头,说道:“若是顺路的话,我会去做,孔明可还有其他话要说?”
诸葛亮想了一下,最后摇了摇头。
“话也说完了,亮便告辞了。”
看着诸葛亮消息的背影,曹冲眼睛闪了闪,最后看向了徐庶。
“夫子,你们便去做自己的事情罢,我先回内府看一看,之后再进宫。”
徐庶点了点头,刚要离开,不过之后又拔腿回来了。
“对了,君侯若是要进宫,多带点人跟随。”
多带点人跟随,徐庶是提醒为邺城最近不太平吗?
曹冲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