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茹说:“我准备承包一个沙场,水泥就从厂里直接购买。你们的工资有什么要求?”
“我们大部分是在室外工作,也比较辛苦。所以我在以前的工地每个月七千元左右。冯洪亮和白青云去得较晚,去年每个月涨到了五千多元。另外,我也联系了两名以前的工友过来,再加上我们三个负责制作,再招的新人就从村里找十几人,他们就是从事一般的工作,工资每个月给三千元就可以。”
说完也把一张清单交给张婉茹。
张婉茹看过后,上面写得更详细,就连每个人的工资也都标得很清楚。
张婉茹满意地说:“你们六人可以带家属一起过去。家属过去后负责给大伙做饭,工资每个月两千元,同样管吃。如何?”
六人齐声笑起来,也一个个眉开眼笑地相互对视着。
张玉山代表大家说道:“呵呵,那个太好了。这样真比在南方舍家撇得强多了。我们也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好好干的。”
“那好吧。去买机器设备与原材料时,就有张玉山和冯洪伟和我去。接到我的电话后带上身份证一起去机场。”
相互交换了电话号码后,张婉茹送走他们后。接通了纪玉清的电话,把和两人的商量的事向他讲述了一遍。
最后问道:“我雇佣他们这样处理有什么不妥的吗?”
“没有,他们要求的薪金的确很合理。而且他们用的人数量也不算多,这样也能给你省点钱。管他们吃饭,你也不吃亏。你投入虽然多,收获也会很丰厚的。他们都很实在。”
“好的,我会尽快与他们去买需要的设备和材料,争取在一个月后就能投入生产,只是还得需要做门窗的工棚。”
“不要紧,等我过去选好做工棚的位置后再做不迟。”
在桃源村冯洪伟那个气派的院落里,八间大瓦房,房子的格局与城里楼房是一样。各种家具也都非常上档次。
在宽大的餐厅里六个人正在喝着小酒,谈着在新的一年里留下来,跟着张婉茹好好大干一场的事。
年纪最小的张彪笑嘻嘻地说:“哈哈,按着辈分,我还得叫她姑奶奶。没想到她这么有本事。冯大哥,我们是不是太老实了,工资就该多要一点。她可是财大气粗,是不差钱的人。”
张彪的话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共识,都看上冯洪伟。
冯洪伟,淡淡地一笑,斜视了张彪一眼,说:“她财大气粗,拥有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能挣这么多钱,也绝不是平庸之辈。我们大家不用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