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婉茹他们,在岳鹏辉的店铺里帮忙卖服装时,江城纺织厂,正一车车的货物往外运送。不但有这次联系货物,还有港城发过来的订单。
全厂职工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每天三班倒地加紧生产。
很多事都是有利有弊,就因为这些好消息,也传到了棉农们的耳中。他们认为纺织厂效益好,棉花就不愁卖。
可是,早就急坏了乔市长。他想限制农民也做不到,只好硬着头皮想办法。如果他一上任第一年,就出现棉花滞销,绝对对他不利。
在京城的一家酒店里,乔安平市长正在忽悠他的几位同学。劝他们办理停薪留职,去江城市搞实业,最好是去开办纺织厂。
他的几个同学,听到纺织厂效益非常好,也都被说动了。
这些大少爷们,虽然表面看着鲜光,其实都是囊中羞涩。既然有改变现状的机会,每个人都在跃跃欲试。
他们从乔安平的嘴里,不断地听到张婉茹的名字。这个名字,他们都不陌生,因为他们家的老人,每次去度假村度假,回家后不止一次说起过她。
而且从去年就和上官明亮一起,在京城帮着买地皮,到现在盖起的超市与酒店,写字楼也帮了不少忙。真正的幕后老板,正是这位张婉茹。
也都表示,回家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
乔大市长还一再向他们承诺,如果他们能过去,会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在婉茹他们离开前,岳鹏辉找来了曾经在森林里救过他的挖参老人,去那个店铺里买了三十颗极品高丽参。
回到京城,张婉茹向苏鹏飞说:“你和江涛工程师,孔厂长商量一下,把留出的那三个车间,购买机器再开起来。再看看还需要购买哪种机器,有需要就一起买回来。”
“好的,江工程师马上就满一年了,办完这件事,他就该回去了。”
“好的,你一定要让维修班的人,用心学习维修技术才行。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会耽误生产的。”
“好的,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我会整顿一下。你什么时候回去?”
“我在京城待几天,去工地上看看就回去。今年事情会很多。”
张婉茹来到工地,纪玉清说:“纺织厂的宿舍楼,地皮已经买下来了,离大学有十公里,离纺织厂也不算远。米工程师回去了,他们四人在绘制大学的规划图。酒店还得一个月完工,写字楼需要两个月。加工厂已经盖到地上一层了。”
张婉茹问道:“我也会买一块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