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908章 初级全球布武(2 / 4)

需要二十架鲲鹏运输机,就可以快速一万只恐怖机器人投放在战场上空,绝对是廉价且不怕伤亡的先锋部队。

不过,唯一让李岚感觉到有些遗憾的是。恐怖机器人并没有长久作战能力,一旦电力用尽,就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充电,补充弹药倒是比较方便。在充电的时候由自动设备进行补充,不需要人工去协助。

然而,对这种廉价且高效的作战单位。这点遗憾并不会成为瑕疵,毕竟对一场战争来说。只要不是针对装甲单位释放电力,一台恐怖机器人可以长时间运转十几个小时。这与普通的士兵作战时间也是差不多的。

而且比起需要休息和新陈代谢的普通士兵,恐怖机器人只要有电力,就可以不同休息的连续作战下去,直到电力耗尽或者被摧毁。

从耶路撒冷的战争来看,参与作战的恐怖机器人很少出现电力耗尽的情况,正常都是被以色列士兵用机枪摧毁,或者坚持到战争的最后一秒。

对目前红警兵力结构,升级过后的恐怖机器人,足以胜任新的主力战斗兵种,与正常士兵配合进攻,特别是在城市攻防之间,用来对付那些隐藏在下水道或者阴暗角落的敌人,有很好的效果。

不过,总体来说恐怖机器人也只是单兵作战的一个补充,如果长期占据生产列表,也不立于其他地面兵种的发展。

由于恐怖机器人是红警单位,无法从分基地中生产,如何重新合理分配建造比例,就成为了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李岚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决解办法,用他的想法来说,这种廉价且高效率的作战机器,适合使用潮水攻势,特别是针对敌军的地面装甲部队,可以瞬间摧毁其战斗力。

可前提必须是这种武器能够大量的供应,如果可以使用分基地来生产或者非基地生产模式,那什么问题都没有了。针对这个问题,李岚也做过尝试,本来他是打算利用基地的战车工厂把恐怖机器人的模块生产出来,然后利用人工组装,结果他发现,这只是多此一举,因为基地生产武器,根本没有算组装时间,消耗的时间都是在3d打印模块的环节。

这个想法的失败就意味着,如果想要把恐怖机器人的生产独立出去,首先必须把整个科技提取出来,这对李岚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建设工厂和设计好生产流水线,生产设备可以改装战车工厂,这也不是问题,现在索马里的科技足可以胜任这种并不是很复杂的工业。可问题是,原材料和保密性。

保密性也好说,但是原材料就无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