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且放宽心,纵然届时有变,朕也能控制局面。”刘宏看到曹节反应后笑着说道。
毕竟,他是裁判。
“唯。”虽仍有担忧,但曹节此时也只能伏地领命。
……
杨明正在屋内审核文书。
此时他的案桌之上,乃是刘宏刚刚不久前命尚书台起草的针对异象的处理文书。
太尉张颢被免职,拜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
司徒袁滂被免职,拜大鸿胪刘郃为司徒。
文书之中并未提及陈耽,陈耽因此仍任司空。
看着眼前文书,杨明此时也承认刘宏还是很有政治手腕的。
首先既然是异象,那就拿出双倍手段来,连续罢免两个三公,这还是汉代四百多年来的首次。
其次就是罢免的三公之中有张颢,这点尤为重要。
先前张颢任太尉本就惹得士人不满,如今免他太尉,正好顺了士人心愿。
再加上拉出已处于半退休但名望极高的桥玄,以及留下忠君直谏的陈耽。
这释放出的信号,似乎是刘宏已被异象震惊,准备要一改往日作风。
士人那不满的情绪消散大半,或许可能还有人欢呼。
但事实上,三公早就已是虚职,这也不过是些表面功夫。
毕竟尚书令还在曹节手里,宦官势力也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衰减。
说到底,如今士人势微,在多数士人眼里,能有这样结果就已算是成功。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他放下手中竹简,示意对方进来。
门被打开,进来的人望向他眼神恭敬,分明就是先前被他赠诗的华歆。
“子鱼,你怎么来了?”看到他手里捧着的竹简,杨明面有疑惑。
过去几日这些事情可都是王朗在做。
“恭喜伯德。”华歆并未回答他问题,反倒是放下竹简后他道喜。
“喜?何来之喜?”杨明疑惑。
“我听梁公说,伯德马上就要去尚书台卢植卢公处了。”华歆压低声音说道。
梁公,便是前几日也出现在鸡舍外的尚书梁鹄,他出身鸿都门下,算是刘宏的人。
“那以后还要子鱼多多照拂。”杨明旋即拱手道。
他此刻内心自然是欣喜。
去尚书台,且去的还是卢植所在的曹,这信号已足够强烈。
他将以古文经弟子的身份参与到接下来的太学论经之中。
刘宏不负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