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析木城是海城的门户,它的存在会对围困海城的清军构成极大的威胁,如果它丢了海城就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支那人也就可以全力对付自己了。不行,要立即对析木城进行救援。”桂太郎猛然醒悟了过来。
就在救援析木城的那个日军联队刚要出发之际,桂太郎忽然发现清军在己方掩护的炮火威慑下已经开始了后退,尤其是东城方向(析木城方向)支那军队后退的尤其迅速。
“不对,支那人后退的太快了,这里面难道有诈……他们会不会是想趁我部救援析木城兵力空虚之际,一举袭占海城?对了,那个叫冯华的支那人惯用的手段就是偷袭。好险啊!这次又差点儿上了他的当!”
暗暗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桂太郎心里有了自己的打算:“反正大本营发来的电报说只要自己能再坚持十天半个月,停战协定就会签署,至于析木城的井上一夫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自己现在可是顾不上他。”
其实,冯华的胃口并没有那么大。他知道由于朝廷和谈的决心已定,作为这场战争最大受益人之一的刘坤一肯定不会同意自己攻打海城的建议。因此他制定的策略就是要故意营造出一个虚张声势的氛围,既给义勇军攻占析木城赢得了时间,又让桂太郎看出来清军攻打析木城的意图,进而用“围点打援”的办法消灭增援析木城的日军。为此,他命令主力一团和骑兵团在日军救援析木城的必经之路沙河渡设置一个伏击圈,打算在鬼子渡河时给他们迎头一击,并将敌人死死拖在那里,等已经攻占析木城的大部队增援后一举将其消灭。
可是由于配合表演的清军操之过急,这个安排最终并没有用上。冯华在遗憾之余,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其实,缺少了先进武器支持的义勇军实力已经大打了折扣,而且义勇军扩编后因为战事紧迫并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现在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冯华心里也没底。“围点打援”的设想虽然好,可是效果如何却不好说,如果打成消耗战,即使消灭了这股鬼子也是非常的划不来,对义勇军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阻挡住王英楷前进步伐的那座高门大院正是日军在析木城的指挥部,大队长小野寺少佐亲率第二大队的一个中队在此防守,可以说是鬼子在析木城防御力量最强的一个堡垒。虽说在义勇军炮击时也有两颗炮弹落在了大院里,给小鬼子造成了一些伤亡,但院中的大部分房屋还都完好无损。此刻,井上一夫中佐和小野寺少佐正凭借着院子的高墙厚壁,指挥着百十名鬼子负隅顽抗。
这是一座北方常见的三进四合院,青砖明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