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章 仁寿殿献策(2 / 6)

血淬中华 大风 4978 字 2021-06-06

大国,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西洋人造炮之精、车船之快、机器之能、楼房之高,我朝皆不如人;其重视商工、重视技术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慈禧点点头,继续说道:“冯华你对西洋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看来对如何变法也应该非常有心得。听说你前两日还把那个素负才名、狂妄自大的南海康有为给驳斥了,今天你也说给本宫听听。”

听了慈禧的问话,冯华的精神不禁为之一振,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临了。与康有为的那番论战可以说圆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但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慈禧的关注。如果自己的变法方案最终能为慈禧所接受,那义勇军甚至是今后整个中国的改革之路都会好走许多。

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冯华朗声答道:“启禀太后,关于变法冯华不敢妄言有什么心得,惟有一点儿愚见仅供太后参酌。中国自唐虞迄今,已历数千年。天地犹是也,而时则非也;天地无异也,而势则不同矣。盖今之天下中外广通,东之倭奴,南之法界,西之英属,北之俄疆,四面皆强邻,且电线铁路纵横于东西南朔,军声顷刻千里,兵革指日当前,我大清面临的乃是数千年未有的变局。如果还一味抱残守缺、不知变通,不但会因此失去民心,而且真的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然形势虽然危急异常,且非变革不足以救亡图存,但冯华亦认为变法仍不可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步稳妥地进行。”

慈禧赞同地点了点头:“好!想法非常不错。冯华你虽然归自西洋,但变革的思路却真是难得的老成持重!此次败于倭奴后,包括本宫都明白我大清只有进行变法才能自强自救,然而真正能认识到变革艰辛的人却实在是没有多少。近三十年来,为了谋求咱们大清国的江山永固,本宫对恭亲王奕訢和李鸿章他们提出的学习洋务的设想亦很是支持,可是每每提出一项改革方案,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而且实施的效果也多不尽如人意。变法诚然乃是必须之举,可如果执行的不得法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慈禧不急不徐说出地这番观点让冯华大感意外:以前虽然知道慈禧的思想并不守旧,也不反对变法,可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她对变法竟然还有如此清醒的认识。慈禧看来并不是变法不可逾越的阻力,戊戌变法如果不是因为康有为和光绪操之过急,极大地触及了以慈禧为代表的一大批守旧官僚势力的根本利益,它或许可以不失败的。百日维新表面看起来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但其根本却是一次帝后两党之间的权力之争,什么新与旧、正与邪之间不存在妥协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