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9章 苛练(2 / 5)

杜先实话实说,使劲站直了身子,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些。

“你要是这样晕船,估计海军你是去不了了。海上的风浪,可比江河大多了。”

教官惋惜地摇摇头,也是实话实说。

这小子是个好苗子,沿海制置司是皇帝的心头肉,这家伙不能去海军,可惜了。

“下一个训练科目,准备!”

教官大声喊了起来。

等水上救援训练结束,下一个近船战的训练又接着开始,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

免费的水兵训练,岸边观看的百姓纷纷欢呼,一波又一波,乐此不疲。

大宋侍卫马军司,和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合称大宋禁军“三衙”。和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位于临安城不同,侍卫马军司驻扎于金陵城,直面江北淮东前线。

天气渐趋炎热,一大清早,侍卫马军司的骑兵训练场上就人头马头攒动,随着金陵讲武堂教官们的口令,骑兵科的学员们骑着马,爬坡、过沟,正在进行着骑术训练。

教场的边上,是一些和马匹高矮一样的“木马”,不过却没有派上用场。听说这种“木马”是皇帝独创,用于不谙马术的学员使用。

不过,能千里迢迢报考金陵讲武堂骑兵科的这 200名学员,即便是骑术最差者,也不需要“木马”这种最基础的练习辅助工具。反而是侍卫马军司下新招的一些军士,在上面闪转腾挪,练的不亦乐乎。

想想也是,没有几把刷子,谁敢报考金陵讲武堂骑兵科?那可是从上千人中考核选出。

骑兵,大宋的一大顽疾,从北宋到南宋,终宋一代,从来没有解决。

尤其是南宋以来,战马奇缺,已经不是南宋骑兵在战争中的表现低劣与否,而是他们连表现的机会都微乎其微。因为战马少,许多骑兵只是马背上的步兵而已。而对付北地的骑兵,南宋只能使用重步兵,尽管重步兵的战绩还不错,但因为步兵缺乏机动性,难以改变战场的形势,聊胜于无。

直到金陵讲武堂的创立,骑兵科的开设,大宋的骑兵才得以重塑。

通过严苛的训练,让学员们先掌握个体骑术,然后练习团体作战,最终去军中训练骑兵,形成战场上的骑兵大军团作战。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对骑兵科的学员来说甚至更加残酷,流血事故层出不穷。他们必须学会在快步和跑步行中刺中靶子,这是单人训练。然后是数人并列行进,每个人刺中靶子,最后是一营骑兵一起出击,人人刺中。

重要的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