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95章 朕要重建绣衣直指,监察百官!(求订阅)(2 / 4)

运行郡国,但是再多一道保险,也不是一件坏事。

而且昌邑孤儿一旦有了绣衣直指的身份,那么至少在活动上就可以更为自如了,不会像现在这般畏手畏脚。

至少,他们不用担心宵禁的时候,被巡逻的亭卒抓到监狱里去。

“可是,昌邑孤儿中许多人还十分年幼,让他们来担任品秩为六百石的待御史,恐怕不妥吧。”戴宗为难地说道说道。

“这定然是不妥的,所以才要改,朕要建一个全新的绣衣直指。”

“微臣愚钝,请陛下下旨。”戴宗说道。

刘贺看了看已经慢慢从东南方向升起来的太阳,心想既然时间尚早,那索性先将这件事情定下来。

“到寺里去说吧。”

“诺。”

为了减少混乱,刘贺很少从门下寺的正门进衙,而是在门下寺侧面开了一个专门给自己出入的小门。

从这里走,既可以避开寺内的属官吏员,还可以通过一条两侧被夹墙封死的巷道直接走到正堂去。

除了刘贺之外,平日其他的人是不能进来的。

而在这条巷道的尽头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屋,穿过小屋再走几步就可以到正堂了。

走这条路,会隐秘安全许多。

刘贺和戴宗走进了巷道尽头的小屋,而昌邑郎则守在了外面。

这屋里常年备有笔墨纸砚,可以临时处理一些事务——倒也是一个隐秘的地方。

“此处倒是不错,可以别人耳目,以后就用军机室来称呼吧。”刘贺打趣着说道。

“诺。”

“时辰不多,朕来说,你来记。”

“唯!”

戴宗麻利地在案上铺开了笔墨纸砚,刘贺看到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首先,要改一个称号。

直指绣衣这个称呼,不符大汉衙署的起名成制,容易让人混淆,所以可以改成绣衣室。

其次,是隶属的问题。

因为绣衣室的职责是监察百官,所以暂时仍要挂在御史大夫府之下,名义上受府中的御史中丞管辖。

再次,是属官的员额。

绣衣室的长官为绣衣令,品秩为六百石,下辖的属官按照品秩高低分为二百石的绣衣使、比二百石的绣衣员、百石的绣衣吏、斗食的绣衣佐,佐史的绣衣卒。

看起来,绣衣室属官吏员的品秩比原来的待御史降低了许多,但是这样一来,任命属官吏员的时候,也就可以更灵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