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博士弟子对天子的看法分成了两派。
既有赞颂,也有怨言——后者更是占了主流。
如今,天子指派郡国官员来太学抄书,在儒生的眼中,是重视儒学的举动,所以怨气消散不少。
为了不让这些年轻而又激动的博士弟子闹出笑话,王式下令让他们都呆在后院的客舍里——中院和前院的厢房都要空出来,更是不得擅自出入。
这着实让博士弟子们有些遗憾,能一次见到那么多官员,这可不是常常能碰到的。
但是,太学令王式说的话,他们不能不听,所以只得在后院中议论纷纷,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过了午时之后,各郡国的属官陆陆续续来到了太学。
不管是大郡的长史,还是小国的相丞,都被安排到了不同的厢房里抄书。
太学里的书不少,都是儒经,这些官员们也就只能抄不同的儒经。
用不了多久,随着印刷术的推广,书就会越来越多了。
就这样,抄书的官员和看热闹的博士弟子渐渐都安静了下来。
让有一些喧嚣的太学,又逐渐恢复了安静。
这有一些陈旧的院落,似乎能散发一种力量——让一切的躁动不安都迅速安静下来。
任何人到了此处,都会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
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也许这就是圣人的力量吧。
可是,午时还没有过,一个更为震撼人心的消息就让太学重新沸腾了起来。
——天子要亲临太学,与郡国属官、博士官、博士弟子及太学属官相见。
这个消息,如同一枚鹅卵石,让太学这滩常年不起波澜的水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这可是当今天子第一次来太学啊。
一直以来,当今天子对儒生实在是有点“不敬”,因此在暗流涌动的怨气之中,又多了一丝期待——期待天子能善待儒生。
于是,不用王式督促,所有的博士弟子都换上了最干净体面的衣服,更是纷纷亲自动手,参与到洒扫除尘当中。
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大汉的儒生还不是这副不争气的模样。
申时,一切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原本有些灰扑扑的太学,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光彩。
而这个时候,天子车仗当中负责通传事宜的谒者带来了消息,天子一刻钟之后就能抵达。
一时间,郡国属官和博士弟子们就又都有一些混乱了。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