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心思缜密,也不过如此。
“两位爱卿,读完了吗?”刘贺问道。
“读完了,陛下百密无一疏,实在令微臣佩服。”丙吉由衷地说道。
“微臣亦是如此觉得。”张安世附和道。
“两位爱卿的这番奉承倒是让朕十分愉悦,朕虽然想当明君,但是听到这奉承的话,仍然是心花怒放,看来明君不好当啊。”
刘贺一直都是笑着的,但是此笑和在大司农时对田延年的笑截然不同。
前者冷若寒霜,今者暖如炭火。
所以丙吉和张安世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虽然,今日的天子有几分孝武皇帝的影子,但是和孝武皇帝晚年阴晴不定、不喜形于色的模样比起来,还相距甚远。
否则,他们此刻也不敢向现在这样放松。
“朕和仲父的这第一出对台戏,明面上就算演完了,但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善后,其中有一事就拖延不得。”
“陛下说的可是各郡国的上计核报之事?”丙吉问道。
“正是此事,虽然朕已经将话放了出去,要亲自操持此事……”
“但其实朕对其中的细枝末节都不甚了解,所以恐怕朕只能出一个名头,还需要一个得力的朝臣来具体处置。”
天子督办,自然能唬人;但是仍然要有人来办具体的事情。
按理来说,丙吉和丙吉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他们一个要坐阵尚书署,一个要指挥未央宫的戍卫。
都难以抽身。
至于王吉,资历太浅;而龚遂,品秩太低。
丙吉和张安世一连举荐了几个朝臣,刘贺都不是特别满意。
这些朝臣中,有不少资历和品秩都符合要求的,但是可能又缺少一些手腕和魄力。
在这动荡的时候,必须要有铁血的手腕,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动。
这是刘贺第一次对直接插手地方郡国的上计核报之事,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
可惜,前两个月下诏征聘的那几个人还没有来,否则就不用如此捉襟见肘了。
不过,计算时间,他们应该也快要到了。
“罢了,此事还有几日可以拖延,两位爱卿回去之后再想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诺。”
郡国上计核报的事情,最后总能找到人来处置的,只不过说有多合适罢了,因此倒也不是立刻就要面对的事情。
现在,刘贺最想要知道的,是霍光下一步棋会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