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不熟,大多数叫不出名字,更不知道他们平日为官如何。
但是此情此景,就事论事,刘贺对他们是认可的,或者说至少是敬重的。
长城烽燧上的隧卒,荒郊野岭中的驿卒,随军北征的兵卒,铺路修桥的卒役……
无数这样的普通人,在风霜雨雪中为大汉帝国添砖加瓦。
史书上注定留不下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却又与大汉共存。
“朕决定,从今年开始,凡是来京的上计官,不分品秩,离开长安的时候都可以到少府领取一个月的钱粮禄米。”
“路途距离长安越远的郡国,上计官可以领取的钱粮禄米就越多,朕会让少府立刻就着手去办的!”
“这是朕的一份心意,不算多,全当是给各位爱卿妻儿老小的一份见面礼,望众卿代朕向他们转到朕的敬意和歉意!”
上计官中先是一阵沉默,而后就有人就小声地啜泣了起来,也不知道是有感于天子的恩赐,还是想起了分别许久的家人。
“谢陛下重赏!”日南郡那干瘦苍老的老长史下拜哽咽地说道。
“谢陛下重赏!”所有人跟着下拜道。
“快快请起,众卿平身!”刘贺慌乱地说道。
人群中的抽泣声渐渐消失,刘贺才重新背着手,走到了稍稍高出院子的正堂屋檐下。
“众位爱卿,可还记得朕那一日在此处问你们的那个问题?”
哪里可能有人记不住,所有人纷纷点头头。
“朕本来想亲自问你们这个问题,但是时间仓促,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但是来日方长,朕希望诸位爱卿把这个问题带回各郡国去。”
“让郡国中的属官吏员都好好想一想,到底怎样才算是大汉的忠臣,而这大汉的忠臣到底应该忠于谁?”
“朕希望能够能收到各郡国的上书,让朕看看你们的答案。”
刘贺说完之后,院中的上计官们明显松了一口气,不用直接在天子面前对策,这让他们如获大赦。
但是他们转念一想,这个问题又有什么难答的呢?这答案不就已经摆在他们的面前了吗?
于是,所有人都痛痛快快地说道:“臣等领旨!”
“好,今日一别,来日还能再见,明年的初秋,朕在长安城太学恭候众卿,摆宴为众卿接风洗尘……”
“祝众位爱卿一路顺风!”
“谢陛下!”这声音比刚才还要响亮。
未再多言,上计官们再次向天子行礼之后,就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