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一十七章:大捷!蒋瓛抵达和林!(13 / 15)

我们把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带到草原上,进行改造,使之适应草原,惠及无数百姓,再加上我中原文明先进厚重底蕴,以及我们善于统治的优势,对你们草原之民,我们不是单纯的掠夺者,我们是造福者。”

“对我们的百姓,我们所行之事,是为了高尚的理想,是为了造福所有苦难生存的异域百姓。我们进取,但我们不会在战争以及杀戮中丧失人性,我们没有掠夺,草原或者其他异域已经创造的财富,我们只是把财富这块肥肉,创造的更大,我们从中拿走了一部分,我们和草原百姓共同分享。”

……

当他站在如今这个位置上。

越发明白,道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看似不重要。

实则,会对战略意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纳哈出脸色变了又变。

某刻,笑道:“燕王,这样的雄心伟略,你父皇有,还是你兄长,明太子朱标有?”

这才是明四皇子畅想中。

最不可逾越的一环!

明皇朱元璋老了。

恐怕没有这样的心气了!

明太子朱标……

他不认为,那位素有贤名,中原文人教导出来的大明储君,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而且,想要筹划如此伟大的壮举。

也需要一个伟大,且有惊世才华的人物!

明四皇子是有这样的才华。

可他只是大明的四皇子罢了。

朱棣笑笑。

父皇、大哥不做。

雄英肯定会做!

雄英是他亲自教导培养,成长起来的。

朱棣转身看着纳哈出,“我不会杀俘,你辽阳王我也不会杀,战争不是私仇,我以及我麾下将士,都有一条身为军人,最起码的底线。”

“辽阳王,你了解中原、更了解你们蒙古,我希望,接下来,你能带着我们俘虏的贵族,客观公正整理你们蒙古人史料,成吉思汗如何以长生天之名,横扫四方,你们蒙古人又是为何,迅速衰落……”

大明也有这些史料。

可那是中原读书人,站在中原角度,观察编写的。

不准确。

他需要,一群元朝遗老遗少,对蒙古人失败,痛定思痛的反思。

纳哈出、海童等人错愕看着朱棣。

没想到,朱棣竟然不杀他们。

还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同时,也明白,朱棣并未放弃,以理想之名,横扫四方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