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这会让村里的叔婶们给做个见证,要是满江叔以后有个啥的,可别赖在我苏家的头上。”
“这是自然,苏丫头放心,我们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自是会给你家做证。”
苏鱼侧头问一旁的苏老二。
“爹,你算算满江叔来我们家干了几天。”
“一共是二十一天。”
一天三十文,加休息两天的误工费一共是二十三天,苏鱼眨眼就算了出来,一共是六百九十文钱。
“娘,你拿一两六百九十文钱给刘奶奶,趁着村民们都在,不然到时候又说我们家没给钱。”
“哎,娘这就去拿。”
莲氏此时气也顺了,干脆应了一声回屋去拿钱。
苏鱼说这些话,不是不知道把余满江推到了风口浪尖,此事之后在周边,余满江是很难找到活了。但那又怎样,要不是他的一味愚孝,又怎会落得现在的下场。
刘氏没觉得不对,还觉得一两银子太少了,根本没有发现村民们看她的眼神不对。
莲氏很快拿了银子出屋。
“刘奶奶可得点清楚,别回家之后又说钱数不对。”
刘氏点着钱,余老三气冲冲就走了。
有了这一两多钱,刘氏也不在乎在苏家赚的这点工钱,不干就不干,当她儿子稀罕。
等老两口回到家的时候,余满江已经听小女儿说了事情经过,她奶是怎么讹了苏家一两多银钱。余满江让女儿出去玩,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但他是个孝子,对着自家老娘不知该说些啥。
刘氏回去,连看都没看一眼自家大儿子,回屋把一两多钱藏好,就睡去了。她的午觉还没睡,平时睡惯了,一天不睡身子就不舒坦。
苏家那边,夫妻两都觉得这一两多钱花的值。甩了那么大一张狗皮膏药,连以后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
“爹,等这次刘氏家的鸭子收回,下次咱们家再有鸭苗,就不赊给她家了,想要养的话就让她家买,刘氏那样的人品,实在是信不过。”
“你说的对,咋惹不起总躲得起。”
其实哪个村都有几个刺头,余家村却是个例外。自余正六岁回到余家村,那时的余正调皮捣蛋可是出了名的,村里的刺头在他手里吃了不知多少的亏,后来也不知怎的,几个刺头陆续离开了余家村,至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刘氏因着年纪大又是个女的,跟余正没有过多的接触,没惹毛余正,刘氏也就躲过了一劫。
这些苏鱼都不知道,也没听别人提起过,只觉得余家村村风挺正的,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