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司一点小忙,去查一个案子,遇到一个罪修,这个罪修会一种古怪的瞳术……”荀子贤眉眼一挑,“瞳术”“是,”墨画道,“这种瞳术,可以摄人心神,十分棘手,据说是观想一副图画,才能修炼而成。”“我问过一位知情的长老,他说这种观想法,与神魂有关,但他并不精通神识之道,里面具体的门道,他也说不清楚,因此我便来问您了……”“瞳术,神魂,观想……”荀子贤在心里默默斟酌片刻,颔首道:“我知道了。”“那……”“神魂的事,我可以告诉你。”墨画大喜,“谢谢荀长老!”“但是,话说在前面,”荀子贤神情微肃,对墨画道,“灵力血肉有形,而神念无形,因此神识之道,包括神魂的学问,很多都是修士依据经验推断来的,未必十分准确。”“我告诉你的,也只是我数百年来,听来的,学来的,抑或是自己研究出来的修道知识。”“我自觉这些知识,并无太大的谬误,但假若真有错处,也不是不可能。因此你听的时候,自己留心,不可不信,但又不能尽信,其中的分寸,只能你自己来把握。”荀子贤说得十分严谨。墨画认真地点了点头。荀子贤见墨画目光郑重,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微微颔首,“首先,神魂和神识,是有区别的。”“低端的修士,只知道神识,几乎不会接触到‘神魂’层面的东西,即便偶尔会说魂魄之类的话,但也大多不明就里。”“其实不唯低端修士,大多修士,到了金丹,乃至羽化,对神魂之道,仍有可能一窍不通。”“因为现有的修行体系,只针对灵力和肉身,神识一向只是辅助,除了极少数不走寻常路的修士,几乎没人去主修神识……”荀子贤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墨画,而后伸出修长的手指,点在了自己的额头上。“人的识海,寄宿着三魂七魄。”“三魂者,天魂,地魂,命魂。”“七魄者,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三魂之中,天魂和地魂,游离于修士体外,寄宿于天地,不可捉摸,难以名状。唯有命魂,留于己身,与性命攸关。”“命魂是根本,而命魂之上,寄生七魄。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此三魂七魄,统称为神魂。”“神魂,是修士神念的根基,其衍生出的念力,便被叫做‘神识’。”“有魂,才有念,也才有识。”墨画目光一震,恍然大悟。荀长老这番话,让他知道了更多神识之道的隐秘,但他知道的越多,心中的困惑,反而更多了。“神识竟然不是识海的根本,而只是衍生的念力”荀子贤颔首,解释道:“你是阵师,应该体会深刻……”“神识每次消耗之后,都是会恢复的。”“若神识本身就是根本,一旦用完,那神识就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