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只是……诸葛亮叹了口气。这也正是刘备的优点不是吗?在这乱世之中,需要有一位有同情心的仁君来兜底,来作为天下枭雄的底线。有刘备在,诸葛亮才能看到一丝希望。如果当真希望刘备成为曹操那般的枭雄,那诸葛亮为何不直接投靠曹操?这是刘备的缺点,也正是刘备最大的优势。诸葛亮不准备过度的改变刘备。仁义难道是缺点吗?在这乱世之中,在这缺乏实力的关口,仁义反而能够更好的凝聚人心,帮助刘备积累起最开始的势力。这些自愿追随的百姓和将士无意就是最好的证明。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得。只要有人心,有百姓愿意追随,那自然就可以积累起力量。星星之火,未必不能燎原!这也是诸葛亮对刘备有信心的原因。在祭拜过刘表之后,大军很快再次上路。行军赶路和常人出行是完全不一样的。人越多前进的速度也就越慢。若是只有刘备一人,一人两骑,只怕日行百里都不是问题。但人一多起来,每日行军能有十数里便已经实属不易了。偏偏现在时间紧张,根本由不得刘备如此慢悠悠的行军了。不要看他们现在人数众多,但真正能够战斗的将士却是没多少。若是敌人真的打了过来,将士们不但要负责迎敌,还要负责保护这些百姓。现在最好的选择无疑是抛下这些百姓,只带上将士们轻车简从,速速出发找到根据地安顿下来。如此方能回过头来支援这些百姓。至于这些百姓的安危……那就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希望敌军追上来之后,不会对这些人下死手。从理性上来说,自然如此。可刘备从来都不是讲理性的人。他执意要带上这些百姓,哪怕这会让他缓慢的走向死亡!诸葛亮既欣慰又无奈。很多时候,这种仁义是刘备积累人心的关键,但在这种紧急时刻,这却成为了拖累刘备,让刘备置身险地的关键弱点。但眼下也并非死局。诸葛亮十分冷静,很快便做出了分兵的策略。这样看似乎是分散了保护力量,却也让队伍的前进速度快了一些。如果曹操的追兵耽误了时间的话,说不定他们能够从容脱身。在做出这个计划之后,诸葛亮也不由得一阵身心俱疲。这种不受掌控的感觉十分不
第220章 妇人之仁?此乃仁君!(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