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先一步来到院门口,隔壁正好有家供销社。
供销社也刚成立不久。
成立时间不长,货品反而比后来六十年代还要齐全。
供销社门口摆放着两辆崭新自行车,李长青也不认识什么牌子的,看着挺好看的。
难得的是,其中一辆是女士自行车。
男士自行车都缺货,更别说女式了。
这年头要是有女孩骑一辆女士自行车,不亚于一辆大劳出街。
他暂时不舍得给自己买,但是给四妹的家人还是舍得的。
过命的交情就要用昂贵的礼物来体现。
何况是见面礼。
“多少钱?”
李长青低头一看,飞鸽。
这是国内第一款女士自行车,只不过当时没有男女这个区分。
主打的目标是个子不高、或者骑不好大梁自行车的群体,并没有刻意说明是女士自行车。
但是从它弯梁的设计,以及小一号的车身,人们自然主动将它划归为适合女性骑乘的车子。
毕竟但凡有点大男子主义的,都不屑于骑这种。
大梁,对男人来说是某种象征,一个男人不骑大梁自行车,好像裤裆里少点东西一样。
“同志,您的腿现在有点不方便吧?”
售货员是个年轻姑娘,目不转睛的盯着李长青。
“不碍事,可以骑。”
“哦,这个弯梁的二百三十万。”
“比大梁还贵?”
李长青有点意外,女式自行车毕竟小巧许多,没想到贵这么多。
售货员说:“同志你可能不了解,这是飞鸽牌第一次生产弯梁车,紧俏得很嘞,大梁车结构简单,跟这个不能比。”
“行,我买了。再来一袋奶糖,两斤大枣……那是什么?”
“这是新来的道口烧鸡,以前的皇宫贡品,好吃得很嘞。”
“太好了,来两只。还有什么肉食吗?”
“有呀,街道主任爱吃腊肉,我们常年预备着的。还有今天新送来的酱猪头。”
“给我拿一条腊肉,酱猪头切一斤,两只猪耳朵。”
李长青放下三百万,骑着自行车往东四条街道办打钢印去了。
三百万也就相当于55年之后的三百块钱,一张大钞上面印的就是一百万,掏出来还是挺气派的。第一版钱币使用到55年就停用了,当时第一版钱币兑换第二版钱币的倍率就是一万。
一路上,他成了街道最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