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
李长青略一思索,惊讶的问:“这不会是国库储备粮吧?”
田先生点头:“正是。”
李长青脑袋嗡的一声:“老爷子什么意思,难道明年的储备粮任务就落在我身上了?”
田先生说:“他老人家向来奉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会让你压力那么大的,你只是其中一部分。”
李长青顿时轻松不少:“那倒是,是我多想了。”
田先生说:“我会专门跟您对接此事,选好地以后我会汇报给财政,可以这样说,你买的越多越好。”
李长青说:“这话怎么说?”
田先生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这是老爷子签署的,我把文件里的要点摘录了下来,您可以看一下做个参考吧。”
看完,李长青表情讶异,更加觉得任务不简单。
在买的越多越好的情况下,还有个后续任务要完成。
农民进城。
熟悉这段时间的人都知道,在一个五工业计划初期阶段,需要大量工人投入建设,于是有了农民进城的热潮。
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城里人的。
也就是说买的地少了完不成储备粮任务,买的多了,如何安顿农民在城里的工作岗位,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因为所谓的五二种粮政策跟后来的下乡刚好是反的,下乡是因为大鹅将援助改为交易,导致当时有七千万工人失业,加上城里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也没有工作,个个成了街溜子。
这样对比起来,显然是前者容易一些,毕竟农民都愿意进城。
可是怎么解决工作岗位也是个严峻的问题。
“长青同志?”见他一副焦虑模样,田先生轻声唤道。
“我去跟那些厂领导交涉,如果谁不同意接受农民进厂,我能不能直接用军一部的身份办他?”李长青问。
“不不不,长青同志,您误会了,您只管买地,后续工作会有专人处理。”
“我随便折腾,有人善后?”
“是的。”
“怎么有种让人擦屁股的意思,我感觉不太舒服。”
“那说明您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