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没工夫在这里耽误。”
韩孔雀笑着不断翻看小册子,这个小册子应该是一个古钱爱好者精心收藏的,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出现在了一个外行的手里,最终才能被王成捡漏到手。
不过,王成也应该有点疏忽,因为韩孔雀翻开册子查看到时候,他发现,这册子里的铜钱,应该是按照珍贵程度排列的,而现在,这个顺序肯定被打乱了。
像开头的那枚价值六百元的小平背二,就不应该出现在第一页,而应该是滴五页。当然,那两枚不值钱的,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册子上,而现在,也出现在了第一页。
而在第六页,也出现了一些差错,第六页的顺治通宝最珍贵,价格都是六百元以上的,但这里就比较乱了,第一枚是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这一枚价值在2500元以上。
接下来的一枚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价格在5000元以上,但第三枚的价格就要低多了,那是一枚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这一枚的价格最高也就600元。
下面是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价值在1300元左右,后面一枚的价格更低,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500元。
后面三枚到是很正常,不过在两枚价值五千元以上的钱币中间,却是另外一枚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这种雕母钱的价值,可是比普通钱币珍贵多了,而这枚铜钱,居然在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和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中间。
如果这不是故意的,那就是册子的主人没有认清这枚钱币的真正价值,这样一来,韩孔雀就要捡漏了。
雕母又叫祖钱,是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这些母钱颁发到各地,各地则用母钱制范铸币。
雕母钱的雕制十分精良,目前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质,是质地优良的铜材,铜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峻。
雕母钱是不见刀痕迹象的,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当然,如果不注意,也是看不出来的,一些半吊子鉴定师更是难以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