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朝还是元朝,只要确定了是使用的苏麻离青料,就能够确定,当时烧制这么一只大罐的,肯定是官窑,但如果是后面明朝的三个时期,以朱家那些皇帝的狠辣性子,不用想就知道没人敢这么做,那个时期的人,也没必要这么做。
明朝没有人敢这么做,那元朝时就有人敢这么做吗?很明显,元朝鼎盛时期,也肯定是没人敢这么做的。
这一点从青料上也能看出来,因为元末之前,制造元青花,还没有使用“苏麻离青”颜料,这样一来,也就只有元末时期,才有可能出现这么一只哪吒闹海图罐。
元末是有苏麻离青料的,而且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足以说明,这是元末的产物,而不是其他时期的,既然是元末,当时的窑工为什么不敢烧制这么一件瓷器?
那时的窑工,也肯定有理由烧制这么一件瓷器,因为当时蒙古皇帝,已经弄得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可以说当时是人心思变,很多人都迫切的希望推翻元蒙的统治,在那个时期,出现一件屠龙的瓷器,也不是不可想象的吧?”
就是因为韩孔雀给哪吒闹海找出了足够存在的理由,韩孔雀才看这件瓷器的其他表现,不过,那也只是韩孔雀出于谨慎考虑,就算他不看也知道,自己的判断肯定是没错的。
这件大罐,在其他方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要不然也不会来到这里,并且出现争议。
韩孔雀的话,明成海自然也听到了,他一边听,一边细看这件瓷器,青料、画工、釉色,都没有问题,这让他心里有点发凉,也许今天这张老脸要出彩。
这时秦大可道:“你的这些理由,都不太站得住脚,虽然元末确实给了哪吒闹海这个题材生存的机会,但就算当时这件瓷器有市场,那后来呢?后来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可能让这件瓷器的主人被诛九族,面对这么大的凶险,又有几个人敢于把它传承下来?”
韩孔雀道:“这一点我到是有点理由,说出来让众位前辈评鉴一二,你们看这几条龙,特别是这条龙,龙回首,张口吐舌,有长角,鬃发微后飘,细颈三爪,有甲,肘毛采用双勾画法,三根不同项,一根上卷,背有鳍,身饰斜格样鳞纹,颈及背部出飘带,隙地间以云纹。
这是典型的元代龙形的特点,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
元代的龙纹较流动、灵活,头部较小,但气象宽阔宏大,富有精神,明代的龙纹粗壮有力,龙嘴或开或合,发与肘毛富于装饰性,但有时形体大而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