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澈的海水底下。果然出现一个庞大的黑影,不用猜也知道那是鱼群了。
现在韩孔雀的感知神通,在这海洋之中能够延伸出七多米,这方圆七米他都能掌握,远的就无能为力了。
不过,这样已经足够了。方圆七米的范围,还真不算小,如果这里有鱼群,韩孔雀就能够轻松发现,所以说。韩孔雀才是最适合做渔民的,只要他的这个能力不消失,他是什么时候都饿不死的。
大海是一个宝地,却也是一个险地,有时候出去一趟,可能就赚得盆满钵满,但承担的风险也是很高的,特别是现在,可以规避了,但鱼群却不容易追踪到,因为现在海洋之中的渔业资源减少了多。
有了韩孔雀的指引,他们很容易发现了鱼群,而通过其他的方法,却能够观察到这是什么鱼群。
相比人类,生活在海洋之中的猎食者们,更容易发现鱼群,不一会,鱼群上方就有两只海鸟窜出海面,朝渔船甲板飞落。
它们晃着鸭一样笨拙的脚步,将嘴里叼着的海鱼放到自己脚边,接着一口吞食。
“这是小黄鱼,这次可能捡到宝了。”船长高兴的叫了起来。
“小黄鱼似乎不值钱呀!”波香卡说道。
她以前吃过,几块钱的小鱼,只有两个手指大,远不及海蟹海虾。
“你以前吃到的应该是养殖的,自然不值钱了。”船长笑道。
韩孔雀也点头赞同:“是呀!野生的跟养殖的价格有着云泥之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有可比性。”
黄鱼的价格落差很大,分野生跟养殖的,野生的小黄鱼就能跟养殖的大黄鱼抗衡,也就是因为驱动,所以才有人鱼目混珠。
当然,鱼的大小对价格影响也非常大,一般一两以下的就几块钱,二到两的就要四十,四两以上的要超过两,一斤以上的没有上千块拿不到货,而一些体型更大的黄鱼,就是我们在新闻之中看到的天价鱼,那样的一般都被人高价收走了。
所以,买黄花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会区分野生跟养殖,不少往往欺负人不认识,将养殖的卖成野生的,谋取。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大家可以看鱼的尾巴,养殖黄鱼尾巴圆,野生黄鱼尾巴比较长。
另外鱼蒸熟以后,还可以再次确认,养殖黄鱼的眼睛会凹陷,而野生黄鱼的眼睛则会凸出来。
渔船从海底黑影上面掠过,巨大的围网如天罗地网一样,将鱼群笼罩过去。
这时候,下面的鱼群受惊,四处散开,绕开巨大的渔网,再次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