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养殖,这就有别于一般市售的乌鱼子,我带回来的这些是最顶级的野生乌鱼子,以后你们卖的乌鱼子,这种最顶级的也不会多。
而最多的是人工海水养殖的乌鱼,取代野生,这样的乌鱼肉质鲜度比淡水养殖好,有好的鱼,还有好的工艺,最近我们公司招收了很多老手艺人,他们带来的工艺,做出来的东西,绝对让人惊叹。
就说这乌鱼子,是冷风干燥,减少日晒和加工,降低了盐免色素,还有,杀鱼也是不同的,独特放血法,才能让这东西,呈现金黄色外观,而这可是多花了三成工钱。
仿生鱼片放血,换金黄色泽,这可不是谁都能够付出的代价,但想要让乌鱼子有那种让人‘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时间滋味,是要投入无数的尝试与心血才能换来的。”
“这么麻烦?”毛亮有点惊叹的道。
毛绒刚刚回家,又是很长时间没见,所以也愿意跟他们多说一会。
最近在海上的时间长了,对一些事情的了解也就多了。
而乌鱼子,作为魔鬼岛新增加的经济增长点,毛绒自然是很清楚的。
乌鱼分布于全球各地温、热带海域,主要栖息环境为沿岸沙泥底水域,是中国南方沿海重要的食用鱼。
渔获方式除以流刺网、围网、定置网等渔法捕捞外(流刺网属于非法捕捞,多见于尼桑渔船作业),近年鱼源枯竭,亦在鱼塭饲养(逐渐盛行)。
乌鱼到处都有,但乌鱼子却盛产于弯岛,原因是每年冬季冬至过后,中国大陆沿海的乌鱼会洄游南下产卵,经过弯岛海峡,从彰、化县鹿、港镇附近靠近台湾沿岸,一直沿着海岸线南下到屏东南方外海交配后折返北方。
乌鱼贴近弯岛沿岸期间,其卵巢正值交配前最成熟阶段,所以弯岛产的乌鱼子特别肥大。
渔民将捕获的雌性乌鱼开肚后取出其卵巢,漂洗干净后以食盐餣渍脱水去腥,然后经过曝晒、阴干程序即可。
乌鱼子的加工程序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盐的用量过多会咸苦,太少又不行。
曝晒、阴干的控制,全凭经验,压的札实,够硬够干才好吃,不够干则易发霉变质。
现在弯岛有些乌鱼子采用真空包装,目的就是使原本容易发霉变质的乌鱼子,能够长期保存。
“当然麻烦了,如果不是最近弯岛和尼桑那边得罪了我们老板,这种东西还不会流进国内呢!”毛绒笑着道。
“嗯?你们老板得罪了弯岛和尼桑国?那可怎么办?”毛父有点担心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