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48章 世事沧桑(下)(2 / 3)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2553 字 2023-09-24

秀想了想,说道:“吉人自有天佑。他们不会得逞的。不过,他们这么一闹,让我以后怎么见惠能师弟……”

正当神秀摇头叹气之时,忽然,门外隐隐约约传来竺法崇《咏诗》:

皓然之气,犹在心目。

山林之士,往而不反。

这首《咏诗》,是神秀最为喜爱的一首,诗中用佛教意象,吟咏佛境,抒发隐逸之情,形成独特的佛隐诗。

当时,以道安高徒慧远为中心的庐山诗僧集团,吸引了大批僧人、名士、隐士,诗酒唱和,亦佛亦隐,康僧渊、竺法崇等僧人,都创作有大量隐逸诗,诗风恬淡雅逸,在当时影响很大。

该诗,也是神秀此时的心境写照。

神秀开门而出。屋外,玉兔东升,风拂树动,哪里有人的踪影?

那么,刚才是幻觉,还是自己心底的回声?

有感即有应,千里明月同光辉;无机不破,一颗禅心了无尘。神秀在林中漫步。地上斑驳的月光,因了他脚步的扰动而活泼起来,像一群顽皮的精灵,围绕着他的双脚雀跃着,躲藏着,似乎能听见咯咯的笑声……

夜静如水。

于是,神秀的心境也渐渐平静下来。

他双手合十,对着明镜一般的月亮,祈祷似的喃喃自语:“我神秀之心,犹如天上明月。惠能师弟,你可了知……”

冥冥中,而此时,惠能正深陷在宝林寺前山大石头里,似乎听到有人呼唤他。

于是,惠能从灭尽定中缓缓醒了过来。他慢慢从石头中拔身而出。

……

张少飞热泪盈眶,匍匐在地,声音哽咽着说:“师父,我当初来东禅寺求法,是因为心中向往彻底的解脱,而不是为了做什么六祖。我之所以在南廊上题偈,是觉得神秀上座的偈子并未领悟到自性,所以才表明自己的见解。因此,我……”

张少飞此话一出,惊得慧清倒身下跪,目瞪舌挢:“您……啊!六……六祖惠能回……回来了……”

张少飞将慧清搀了起来,然后郑重地说道:“小师父,您搞错了,我不是六祖惠能。真对不起,刚才神志错乱之间,说错了话,让您误解了。”

慧清眼定定地打量着眼前的张少飞,暗自思忖:这眼前人,除了长相外貌,言谈举止与当年的惠能无疑……如果不是,他又怎么会说出这番话来?太不可思议了……

正当慧清陷入百思不解之时,忽然传来不紧不慢的钟声。它像一只无形的大锤,敲破了山寺上空的浮云,震碎了弥漫的雾气,人的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