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恨迟的父亲方侍中此次最主要的任务便是监督山县按照解决之策施行,因此在临行前,他用飞鸽传书山县县丞,让其先行安顿百姓。
随后他带着朝廷指派的官员随从,连续熬了十天,一路风餐露宿,快马加鞭奔赴到了山县。
方侍中到的时候,数十万百姓已聚集在北望山附近。
只是奇怪的是,百姓大多数病恹恹的,身强体健的倒是还好些,还能看出些精气神来。方侍中从人群中慢慢往源头挤去,人群的尽头,一个穿戴奇怪的神婆和山县的县丞正在攀谈着。
“县丞大人,此处应该是被人下了毒,只是这毒性低,故而百姓在饮水后才缓慢发病。”
“是谁,心思这般歹毒,竟然枉顾十万人的性命?”
“大人请看。”
神婆的身后出现两个壮丁,搬来了一块被水侵常年蚀过一半的大石头,这块大石头本来伫立在泉水旁边,上面赫然写着有些歪歪扭扭的字‘明帝三十五年,方恨迟来访山县’。
明帝即是李炙愈的父亲李晟明,在位三十七年,方恨迟游历到山县的时候,正是明帝在位的后最后三年。
“方恨迟?难道就是宫中的方御女,可是这良策也是她献给皇上的。”
县丞狐疑的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迹,这方御女系出名门,是朝中大员方侍中的独女,怎么样这字也不会写的这么差吧。
“陈县丞。”
方侍中喊了一下县丞。
陈县丞见到来人,穿着墨绿色的衣衫,身后还跟随着数名同样的男子,虽然两颊凹陷,满脸疲惫之色,像是数日未曾休息好的样子,但是眼中却是坚毅的,那透露出的关切之色振聋发聩。
难道这些人就是朝廷派来的大官?
县丞谨慎道,“请问您是?”
“方谨。”
“方侍中来的正巧,那神婆说石块之上是您女儿写的字,还烦请大人辩认一二。”
方侍中看到石块之上那字,不用再看,就知道是他小女的大作,这字天下独一份,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这么离奇的字来,三岁的小儿写的都比这规整。
方侍中微露尴尬之色,罢了罢了,他的女儿就是最好的。
“陈县丞,这字确实是小女所写。”
陈县丞面露难看之色,“这……”
方侍中身后的人本来就身心俱疲,见两人说话吞吞吐吐,更是心累至极。带头的人直言不讳,“陈县丞,你不妨有话直说。”
未等陈县丞开口,神婆开始神神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