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亚轨道轰炸机!(1 / 6)

“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全球部署性质的战略轰炸机需求吧?”

坐在老首长对面的张星扬,皱着眉头说道。

“还是说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老轰六,也确实是到了该换的时候。”

张星扬最后忍不住吐槽道。

如果评选出空军之中服役最久的主战装备,那么绝对非轰-6莫属。

自从59年第一架轰六原型机在哈飞下线,到最后一架轰六推出空军序列,超过一百年的时间。

堪称百年老将!

在上百年的改造历史之中,不断对轰六进行各种改造和加强。

从航电系统到内部设备布局,再到挂载武器,都是一变再变。

甚至在后期的改进之中,机体外形和发动机布局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导致,即使是将轰6-Z放到图-16的设计师德米特里·马尔科夫眼前。

他也很难将自己面前的家伙认出来。

“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要面临的困难远远高于你之前接手的歼-20项目。”

老首长身体坐得笔直,好像一把利剑:

“我们目前也是向你征求意见,你觉得下一代轰炸机应该具备哪些性能?”

“全球打击的超远程战略轰炸机,只是大家在鹰酱空军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想法。”

“具体怎么样,还是要看伱们这些技术专家的意见。”

作为歼-20的最终掌舵人,张星扬的意见份量,在高层的心里还是非常重的。

张星扬这时候也咂摸出一点味道了,想了想之后说道:

“武器的发展实际上还是为了国家的需求。”

“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怎么发展,还是要考虑到日后我们要面对的战争情况。”

从来没有脱离实际情况而出现的武器。

“我们日后的战略重心,必然是在东海和南海两个海上方向。”

张星扬说完这些大前提之后,老首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些稍微留意一些的人,都能够看出来。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最先要考虑的就是航程问题。”

航程对于国内的众多战斗机、轰炸机来说,其实都算是一个扎心的问题。

在另一条时间线,轰-6的航程问题一直到轰-6K和轰-6J换装发动机之后,才勉强解决。

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95吨,最大航程达到了8000公里,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