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战略轰炸机!(2 / 6)

所以不少的空间,都需要用来携带人员生活必需要的物资。

别的不说,氧气要吧。

高空之中,空气是十分稀薄的。

必要携带一部分的纯氧,或者是混合氧气。

除此之外,人员的吃喝拉撒都是需要一定的空间。

这就进一步压缩了携带的燃料和氧化剂重量。

“卫星补给技术,我们现在还在摸索之中。”

张星扬想了想相关的技术进度: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五年之内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卫星补给技术。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卫星来对高空轰炸机进行补给。

这项技术的难点就在于对接精度之上。

两者的对接精度,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

否则很可能出现重大事故。

机毁人亡也说不定。

“上个月,你们的无人飞船和空间站对接不是很顺利吗?”

老首长有些不了解地说道:

“这两者的技术,不是差不多吗?”

在上个月,已经在太空待命数个月的“天宫一号”。

迎来了第一次的对接实验。

这是一次无人飞船的对接。

主要的功效,就是技术验证。

验证飞船自主对接功能的完善程度。

顺便给空间站补充一部分的燃料。

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毕竟比较低,需要发动机不停地工作,来维持轨道高度。

毕竟还没有走出地球的引力范围。

“那两个差别还是挺大的。”

眼见着对方似乎误会了什么,张星扬连忙解释道:

“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大气层。”

“亚轨道轰炸机的工作高度是80公里,虽然这里大气已经非常稀薄,但是和身处300公里高度的空间站相比。

大气还是十分厚重,空气动力的影响很大。

其次,80公里高度重力影响还是很大。

不像是300公里高度,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重力的影响。”

其实这个解释不是太对,重力的影响主要还是由向心加速度决定的。

空间站之所以会出现失重,并不是这里已经脱离了地球引力影响范围。

而是飞船的速度很快,达到了每秒十几公里。

向心加速度正好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抵消了。

不过张星扬的解释,也能够让老首长理解。

也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