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零二章 量产氧化镓半导体!(3 / 6)

估不会超过10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这是一项每年收入将会超过300亿人民币的庞大收入。

当然,这些收入都是理论上的。

因为现如今的世界市场,很难吃下这么多的高纯度氧化镓晶片。

目前除了张星扬他们。

在世界上,还很少有人将氧化镓应用到使用领域。

大多数的先发国家,还在二代半导体,例如砷化镓上反复打磨。

三代半导体的氮化镓,都还是科技强国的专属。

大家基本上都还在折腾氮化镓的各项应用。

尤其是在雷达领域。

国内在有源相控阵雷达上的发展,和氮化镓元器件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除了国内,放眼世界。

也就鹰酱在相控阵雷达上,稍微有所建树。

不过和国内相比较。

还是棋差一着。

如果氧化镓元器件完成量产开发工作。

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将会被国内远远地甩在屁股后面。

原本他们还能够看到一点前方的车尾灯。

但是氧化镓技术一出,他们可能连车尾灯都看不见了。

“第一轮测试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苏晓带着人对压力容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检查之后走向张星扬。

张星扬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记录表格,抬头说道:

“那就直接开始吧。”

压力容器最为关键的两个指标。

温度,压力。

作为高温高压的反应场所。

容器必须要承受住700度左右的高温,以及上百个大气压。

不能够有任何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就连一条细小的裂缝。

都有可能导致异常可怕的灾难。

要知道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即使是微米级别的裂隙。

都将会产生不可控制的后果。

苏晓带着人,大考了设备的测试阀门。

反应炉之内的温度开始不断升高。

同时在不停地输入气体,进行加压处理。

一直将压力增加到设计反应温度才停了下来。

这样的状态会保持一段时间,用来检测是否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陈世奇也有些紧张的看着反应炉的各项指数。

虽然他们在出厂之前就曾经进行过一系列的检测工作。

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