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了。”
朱祁钰赶紧摆摆手:“那可不行啊,没有安国公坐镇,这么些军队,我如何管得住。
再说,我还得指着安国公为我开疆拓土、镇压四方呢。”
徐亨回道:“老臣是真打不动了,这次平定朝鲜、日本,就是老臣最后的征战了。再往后,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以后的路,就得交给年轻人去走了。”
朱祁钰点点头:“那定国公这次去征,跟着安国公好好学学。”
定国公徐永宁,是最早跟着朱祁钰的勋贵,今年才十六岁,被朱祁钰寄予了厚望。
这次前往朝鲜,也是徐永宁领兵的开始。让他先跟着徐亨历练,是比较稳妥的安排。
其实平壤那里,已经没什么太大的战事了。
有些话,朱祁钰没说,日本内部,即将发生内讧了。
这就不得不提正统三年,也就是日本永享十年,发生的永享之乱了。
关军将军,也就是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与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教开战。
最后足利持氏为室町幕府、关东管领的联军所击败,被逼自杀,其第二子、第三子被足利义教授意处决。
现任关东将军、镰仓公方足利成氏是足利持氏第四子。
杀父杀兄之仇,不共戴天,偏偏日本派出的援朝大军刚刚损失了近六万人。
那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杀掉现任关东管领上杉宪忠,然后进军京都啊。
六月二十一日,平壤城中,江渊、方瑛接到六百里加急军报。
在得知皇帝的后续安排之后,两人大大地松了口气。
至少皇帝没有问罪,反而还温言抚慰了一番。
然后方瑛移师安边,去镇守咸镜道。江渊留在平壤,继续和安国公、定国公一起主持军务。张宁、武忠则回京述职。
最近对于朝、日联军的小规模进攻,都是张宁、武忠两人指挥军队进行防范。
张宁、武忠一文一武,倒是极为默契。几十次小规模交战下来,却也几乎每战必胜,颇有斩获。
于是两人声名渐起,不论在明军,还是在朝、日联军那里,都有不小的威望。
在接到皇帝的诏命之后,张宁、武忠只得启程返京。
一万朵颜卫骑兵最先赶到,有了这支生力军,平壤方向压力大减,原来的广宁中卫等辽东兵也分批撤回驻地休整。
带着亲兵出了平壤,武忠还有点不情不愿:“真不想打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