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顷六十三亩。
迁移百姓十六万五千四百九十二人。
共欠税粮二十一万二千五百余石,马草二十六万五千八百余束。按圣上的旨意,这些就全免了。
而且山东今年继续洪涝灾害,而且还伴随蝗灾。
当如何赈济灾荒,请圣上示下。”
朱祁钰叹了口气:“逃亡死绝六万多户?抛荒官田、民田共三万九千余顷?”
沈翼肯定地点点头。
朱祁钰又问道:“为何迁了一年,才迁移出去十六万多人?”
沈翼回道:“山东百姓安土重迁,轻易不肯去海外。朝廷去年拿出了一百万石粮食,圣上内帑拿了两百万石。
鲁藩拿了二三十万石,孔府被迫付出了近百万石。
有了这些赈济,百姓勉强能活下去,他们想着今年灾荒就过去了,自然大多都不肯走。”
朱祁钰点点头:“随意吧,活路我给他们找着了,他们自己不愿意走,那就怪不到我头上了。
等战事结束,组织济州岛、朝鲜、日本的移民回去跟老乡们宣讲宣读,有愿意去的去,没愿意去的就拉倒吧。”
沈翼追问道:“日本需要在短期内迁移数十万汉人过去,敢问圣上,这些人从哪里来?”
朱祁钰向朱文芳问道:“太子,伱说呢?”
朱文芳略一思索,便回道:“山西卫所的兵丁,听说在宣德、元狩年间,就已经逃亡了一半多。
元狩十四年,也先入侵山西的三场大战,也证明了山西众多卫所将士根本不想替朝廷作战。
既然如此,倒不如成全他们,将他们迁移到日本安安生生种田去吧。”
朱文芳此言一出,所有大臣的脑海中齐刷刷闪现出四个字:一丘之貉!
皇帝和太子的行事风格,不说分毫不差吧,至少也是一模一样的。
当年在山西,被坑的明明是元狩王,但皇帝和太子作为获利者,反而却耿耿于怀,一直死抓着不放。
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了。
经过太宗、仁庙、宣庙连续放弃东胜、开平等卫,不断向后收缩战线,导致山西变成了直面瓦剌和鞑靼的前线。
结果呢,山西被一帮贤臣良将搞成那副死样子,要兵没兵,要粮没粮,要军械没军械,要防线没防线,要情报没情报。
也先大军一到,山西这些文臣武将拉稀拉到姥姥家,把朱祁镇坑得死去活来。
朱祁钰和朱文芳这对父子自然是对此深恶痛绝,生怕这种恶心事再度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