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科院,总部大会议室中。
一百三十七名物理、化学、光学、材料、机械等各个领域的专家院士,纷纷朝着大屏幕前聚拢了过去。
这一刻,他们不在遵从秩序,而是争先恐后的连挤带跑的冲了过去。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被院长刘大有展示的正是路远发来的求学邮件。
众人从刚开始的惊呼,到争先恐后,再到后面的落针可闻,只用了两分钟不到。
他们分别看向了不同的文档,连呼吸都刻意的控制着不敢大声的喘气。
他们的思维与文档中的知识碰撞在了一起。
霎时间。
诸位专家院士的脑海中开出了一朵朵名为科技的花朵儿。
他们的状态仿佛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他们害怕自己的声音,会熄灭某一时刻两种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
害怕自己一个失神,便让国家错失了一项伟大的技术发明。
一个小时后。
刘大有看向了相继“醒来”的诸位专家院士,他兴奋的问道:“你们觉得呢?”
“可行!”
“天才的设计方案!”
“虽然它最终无法实现封装式的对外销售,但对于我们国内来说,足可以解决各个行业对于高尖端芯片的需求!”
“这里面的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各个相关联的领域!”
“尽管它只具备光刻机的功能,但我们已经完成了其他相关仪器的高尖端技术的研究突破,组合在一起足可以建设一条领先世界的芯片生产线!”
……
专家院士们纷纷回应。
张鑫更是着重点出:“它提出的高精度玻璃的制作技术,不仅仅可以解决我们在镜头方面的技术瓶颈,还能为我们其他的光刻机项目组,提供助力!”
“是啊!它虽然无法实现外售,但其他的项目组如果与这个项目结合的话,小型化光刻机外售也不是问题!”
“我有一点不理解!它既然可以实现极紫外线的精度控制,甚至达到了1纳米制程、1纳米线宽的精度,为什么不设计成阿斯麦那种光刻机的样式?”
“真想和这位大拿好好的探讨一下啊!”
“是啊!院长!请那位大拿出来见一见吧!如果能当面交流,对于技术突破以及我们的实验都有天大的好处!”
众人接连开口,并提出了一个要求。
在他们的印象中,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绝伦技术的大拿,绝对是行业顶尖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