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90章 仁官不仁民(3 / 8)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7327 字 2023-12-15

对于朱高煦来说,眼下的他没有精力去培养别人,哪怕是王瑄和杨展,他也很少指点,因为时间不够。

诸如后世熟知的清官海瑞,其贫穷原因也是因为无子嗣而先后续了三妻二妾,花费数百两之多的缘故。

“他若是知道我那三伯的想法,恐怕恨不得现在就借着老爷子的手把颖国公、永平侯、定远侯这三人除掉。”

不过,这个过程往往没有他的事情,因为他的理政观念与朱元璋的观念高度相似。

朱允炆还没收回目光,朱元璋便冲着朱高煦摆手,示意他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每日将他吵醒的,都是这府军前卫的更夫叫嚷声,亦或者邻居家的公鸡打鸣声。

相比较他,对面的朱允炆就不太行了。

瞧朱允炆开口了,朱元璋也扫了一眼朱高炽等人。

朱尚炳与朱济熺也是一副看热闹的表情,唯有朱高炽欲言又止,看着朱高煦背影表情复杂……

想到这里,朱高煦将注意力放到了朱高炽身上,而面对他的话,朱高炽却有些尴尬道:

朱高煦要是想在宫外吃到如宫里的膳食,那每顿饭少不得得花二三百文。

坐下后的朱高煦扫了一眼,此刻武英殿内有六张理政的桌子,其中主位是老朱的,下首左位是朱允炆的,右位是自己。

“都没吃吧?”

由于住所距离西华门很近,他倒是没有着急去武英殿,而是如往常一样的将自己对于眼下大明朝的问题和理解记录。

朱高煦处理奏疏有着自己的思路,这是他奏疏处理快的原因。

朱高煦瞥过一眼,差不多有四十来份,是他此前工作量的三倍左右。

在他面前,那六十余本奏疏被分到了左右,左边是他满意并通过的奏疏,大约四十余本,右边是他不满意的奏疏,大约二十本不到。

哪怕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嘉靖年间,这份俸银也不算低,更别提朝廷还增加了许多正俸以外的其它福利银。

他真正要培养地方的人,是他日后就藩的地方,是日后他郡王府的护卫。

无奈,见睡不下去,朱高煦只能起来收拾自己。

如果没有“折钞”和“以物抵俸”的政策,那明代正七品官员的俸禄还是足以养活十一二口人的。

他需要完全属于自己的人,还要用他们帮自己打赢有可能发生的靖难,以及……

就这心态,文官不表扬他才奇怪,也难怪夏原吉在洪熙年间想着告老还乡,估计也是看自己与新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