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国公薨了?!”
朱尚炳与朱高炽心中吃惊,不约而同看向了朱济熺和朱允炆。
傅友德身死,遭受打击最大的毫无疑问是晋府,而受益最大的必然是东宫。
此刻的朱济熺愣在原地,没有半点举动,反观朱允炆老神在在,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一切。
“难怪……”
朱尚炳与朱高炽二人脑中都回想起了今日入武英殿时朱允炆的古怪,现在看来,他与皇爷爷恐怕早就知道傅友德薨逝的事情了。
“陛下,依照礼法,是否要为颖国公上谥号?”
李景隆在朱元璋的会意下起身,对朱元璋提出了这致命的问题。
谁都知道傅友德无罪,有罪的是朱棡,只是皇帝不可能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只能剪除羽翼来保障东宫的地位。
现在傅友德死了,那他的谥号要怎么定?
以傅友德的功绩,以及他比朱元璋更早抗元的背景,追赠他一个王爵,再追谥个武靖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可是如果这样追赠和追谥,那不就代表皇帝错了吗?
让皇帝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恐怕翻遍大明朝也找不出一个人来。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做的这一切都没有错,但傅友德确实死的很无辜。
想到这里,殿内除了朱济熺和朱元璋以外的人都在沉思,而朱元璋也在片刻的沉默后说道:“正常操办就是,谥号暂定……”
最后,朱元璋还是没有追谥傅友德。
坐在角落的起居注官在听见朱元璋这话后,也提笔写下了一行字。
【乙亥、颖国公傅友德卒】
这简单的一个卒字,让起居注官都不得不感叹伴君如伴虎。
“平倭的事情如何了。”
朱元璋没有过多在傅友德的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将话题引到了如今大明几件大事上。
对于这个问题,李景隆早已做足了准备回答,因此在朱元璋问出时,他便不假思索道:
“龙江、苏州、扬州、杭州等处船厂皆已动工,自本月往明年六月去,每个月都能有十二艘两千料以上大福船下水。”
“当下已经从军的大福船有二十四艘,其余各类千料以下战船六十艘。”
“参与围剿倭寇的水兵有七千四百余人,尚有一万两千余人等待战船后出海平倭。”
“臣预计在明年四月彻底解决闽浙两省的近海倭寇,随后进抵两广继续围剿。”
“预计九月围剿结束,等待礼部给出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