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69章 野人来投(3 / 8)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7555 字 2023-12-15

一千一百余万斤左右。

这个产量,是在吉林城从事三场工作的六千百姓努力而达到的产量。

在这个时代,这个产量已经十分惊人了,尽管相比较后世随便一个小工厂就能年产数万、数十万吨,这点产量微不足道。

但对于朱高煦来说,这些产量,将会成为吉林城走向强盛的台阶。

“铁的产量还是太少了……”

朱高煦暗自盘算了一下,以当下的铁锭产量,顶多能做到每年生产四千套甲胄与其配套兵器。

这还是理想化的数据,如果扣除百姓需要的铁料,那只能留下十六万斤给他,而其中若是用来铸炮,哪怕每门五百斤,每年一百门,也需要五万斤,这么算下来就只剩下十一万斤。

“十一万斤,差不多只能造两千套甲胄与其配套兵器,就算加上辽东都司的铁料,也最多能多出个五百来套。”

“看样子,还是得在其它地方寻找铁矿,专供日后的忽喇温城来研制火器才行。”

朱高煦想着这些事情,人也与亦失哈走到了城外已经修建好的育苗田前。

水泥铺设的火道在地下看不到,但火墙却十分显眼。

低矮的火墙加上四周砌起来阻挡寒风的夯土墙,双重保护让育苗田可以享受比室外高出不少的温度。

“比预期想的多建造了些,一共是二千四百亩育苗田,育出的田地,可以抛秧九到十二万亩稻田。”

亦失哈汗颜的说着,朱高煦听后却皱眉:“建的太大了,如果牛马粪便跟不上,保温就不能做好。”

“是……”亦失哈也叹气道:“奴婢原先只让他们准备一千亩,但工匠们说这育苗田若是不一口气建好,日后新建育苗田有可能会破坏原先的火道。”

“知道了。”朱高煦颔首,虽然他觉得建造太大,但还是选择相信工匠们的手艺。

他起身离开了这被圈起来的两千余亩育苗田,往今年的水田走去。

两千亩水田种满了水稻,此刻虽然已经是八月,它们却依旧翠绿,少有泛黄的水稻。

望着这些水稻,朱高煦蹲在田边看了看稻穗的数量。

他前世也陪着单位的领导下过乡,不过大多都走走过场。

好在有一次下乡时,当时的领导是曾经下过乡的知青,十分了解农业,因此特意对朱高煦他们这帮小年轻说过一些农业知识。

后世的水稻,大多是经过科学培育的高产水稻。

一般来说,一粒稻谷在播种长成一棵稻苗后,大约可以分长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