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73章 天子收网(5 / 8)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7675 字 2023-12-15

原因,说到底是因为在他们还未起家时,家乡的条条框框就已经被立下了。

立下这些条条框框的人,便是地方上的豪强富户。

白身官员若是想要在地方上取得成就和名望,那就必须和地方上原本的豪强富户碰上,继而引发矛盾。

白身官员虽然得皇帝青睐而有权,但豪强富户的背后也有权,因此在权力上,双方很难直接扳倒对方。

加上豪强富户掌握着地方上的吏治和土地,因此白身官员想要把这些豪强富户拉下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可眼下,经过皇帝的一道圣旨,这平衡的局势发生了倾斜。

天下富户入京师,这是白身官员的机会,也是国子监那两万余天子门生的机会。

抓住这个机会,他们就能在地方上站稳脚跟,以自己的家乡为点,逐步培养自己的势力网。

因此,不管富户出身的官员如何说,白身官员都死死咬定了‘听从上意’的这个借口。

这个借口很容易击破,但却没有人敢开口。

一时间,黄子澄、暴昭、齐泰等人纷纷沉默,郁新则是沉声道:

“国子监有贡生一万七千四百余名,可派出他们前往地方,与五府的地方兵马登籍造册,记籍实田。”

明明众人还在讨论,可郁新却已经拟出了流程,这样将众人视作无物的做法让不少人忌恨。

可惜的是,他们手中没有郁新的把柄,更没有对付他的借口和胆量。

郁新虽然是江东人,可他是以布衣人的身份被朱元璋征募的。

被征募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的才干远超一般人。

从洪武二十一年踏上仕途开始,他着手制定了《折纳绢匹则例》、《灾伤去处散粮则例》、《招商开中纳米则例》、《宗室岁俸》等等国策,不仅保障了大明的边塞粮储,还保障了内地灾民的赈灾事宜。

论民间声望,这殿内的所有人绑在一起,也不如他一个人的名声好。

具有这样才干的人,本就难以对付,更何况他还毫无把柄。

作为户部尚书,他家中人口并不兴旺,踏上仕途至今九年,他未曾提拔过与自己沾亲的任何一人。

家中沾亲带故的不过几十口,全家都靠着他的俸禄和朱元璋赏赐他的田地过活,没有其它行当营生。

这样的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香饽饽,而在朱元璋的心中,郁新则是占据了一个难以动摇的位置。

便是朱允炆这位太孙,想在钱粮之上动手脚,也得看看郁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