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户有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七人,不过其中有不少人总是在打探一些消息。”
“此外五军都督府那边的文牍中也注明,其中有三个千户约一万余七百人都是调给吉林城的,必须在吉林城当值。”
亦失哈在紫禁城待了十几年,他自然听过许多掺沙子的事情。
只是如此明目张胆的掺沙子,他还是第一次见。
“看样子,南边的那位已经等不及了……”
朱高煦眺望远处的吉林城,轻声呢喃开口。
“南边?陛下吗?”显然亦失哈还不知道朱元璋已经崩殂的消息。
“南边没有邸报送来?”听着亦失哈居然还不知道朱元璋崩殂的消息,朱高煦皱眉看向他,亦失哈却摇了摇头:“未曾送来。”
亦失哈的话,让朱高煦嗅到了不对劲。
大明对于文武诸司衙门的官制公文与邸报都是有时间限制了,从京城到全国各省直属府、州卫、所的“限到”时间是十分严苛的。
从京城到十三省布政司衙门和诸省都司衙门、宣慰司衙门的时间都是规定好的,只能快不能慢。
如河南、山东、湖广、江西、浙江这些临近应天的三司衙门,那基本规定在二十天以内必须传达到位。
如北平、陕西、福建,则是要求在三十天以内。
至于更远的两广、云南和陕西行都司、辽东等地,基本是四十天到一百天不等。
如果是皇帝崩殂这样的加急文书,那即便是相对来说遥远的云南,也顶多二十日就能收到消息。
像辽东,基本也就十五天就能收到消息,而自己的渤海最长也不过二十天左右罢了。
老朱如果和历史上一样在五月初十崩殂,那按理来说消息应该送抵吉林了才对。
“难不成……爷爷没死?”
一想到老朱有可能没死,朱高煦便觉得头皮发麻。
如果老朱没死,那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玩火自焚。
朱高煦不害怕对阵几十万南军,他害怕的是朱元璋麾下的几十万南军。
如果是朱元璋统筹,耿炳文、李景隆指挥,那别说六十万南军,就是二十万南军,自己和老爹朱棣也不一定能吃得消。
想到这里,他手心冒起了汗。
只是转念一想,老朱都那么大年纪了,即便再能熬,也熬不了太久了,自己大不了继续装下去便是。
用手指揣摩了一下冒汗的手心,朱高煦便安定了下来,并对亦失哈吩咐道:“你挑几个人去找周定,南边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