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就过去了……”
他感叹一声,郭琰也一句话将朱高煦拉回到了现实:“我们起兵了,北平那边会如何?”
“……”她的询问让朱高煦沉默片刻:“若是父亲早有准备,那即便得到了消息也能顺利起兵,若是父亲没有准备,那便只能听天由命。”
“北平的事情太远,我们管不了,眼下我担心的只有吴高一人。”
朱高煦看向门口,眉宇凝重。
也在他担心的时候,伴随着时间流逝,已经一日未得到郑公智消息的吴高开始担心起来。
长春所北的一处矮丘上,连带民夫近七万人的营盘延绵数里,民夫来往营门,不断从南边运来粮食。
他们也面有虑色,不过不是担心郑公智,而是担心北巡运粮路上会不会遇到胡人。
相比较他们的担心,处于帅帐之中的吴高则是看向了耿瓛:“从昨日正午得到消息算起,眼下已经十四个时辰没有消息送来了。”
“我们的营垒未变,即便加上距离,也不应该迟了两个时辰之久。”
吴高嗅到了一丝不对劲,而这时帅帐外走进了一名指挥使。
“侯爷,郑公智的信使来了,他们说削藩顺利,请侯爷按照原来的筹谋前往吉林城。”
“你把人带上来,我亲自见见。”吴高不假思索的开口,那指挥使愣了愣,耿瓛也开口催促:“去吧。”
“是!”指挥使应下,不多时便带着一名总旗官来到了帅帐。
“标下见过江阴侯……”
那总旗官跪下作揖,吴高却笑着上前去:“削藩成功了?如何成功的?”
“我们入了城后,那城内有锦衣卫千户官胡纶作为内应,加上刘千户掌控了城防,因此很轻易就包围了王府。”
“渤海郡王起兵作乱,被刘千户率兵镇压束缚。”
“期间渤海军民围攻我们,但郑御史以渤海郡王要挟,暂时让他们退去了。”
“只是他们虽退去,可依旧包围王府,不让我们离开。”
“那你是如何离开的?”吴高还是笑眯眯的模样,那总旗官也解释道:“吉林城内有排水渠,标下顺着那里爬出王府,然后找了刘千户的弟兄寻了一匹马,故而才晚了这么久。”
“好好……”吴高笑呵呵扶起他:“老夫明日便率军前往吉林城,你现在带着消息回去找郑御史吧。”
“是……”总旗官应下,随后便退出了帅帐。
一旁的耿瓛见状也感叹道:“不曾想那郑公智居然真的能擒住渤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