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人,就算他有着改变天下的办法,同样也无法实施,不可能取得成功。
毕竟有些东西,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而是要依靠大夏百姓齐心协力,同仇敌忾。
当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认知,他们也愿意为了大夏付出努力,愿意为了大夏拼搏奋斗,那大夏的发展才会真正势不可挡。
感受到众人疑惑的目光,樊虎沉吟片刻,倒也没有藏着掖着,稍微捋了捋思绪,这才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朕之所以叫你们回来,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和你们商议一番。
如今我大夏国力蒸蒸日上,发展得也是越来越好,每年都能通过科举选拔大量的人才。
不过在朕看来,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就算我大夏人才济济,他们自学成才,能力非同小可,但终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养,还是有很多限制的。
他们需要在科举之后自行学习,自行探索,这个过程未免有些艰难,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够轻易做到。
所以朕打算建造一所大学,挑选各地人才进入其中学习,等他们学业有成,再入我大夏为官。
如此一来,我大夏的官吏能力必然更胜一筹,他们也能够为朝廷,为大夏做更多的事情。”
这就是樊虎一直在考虑的事情,虽然现在的科举已经很完善了,也为大夏选拔出大量的人才。
但这显然并不是结束,因为樊虎只是公布了一些教材。
现如今,科举二字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人都不曾懈怠,他们希望通过这条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是每个人的资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能够学习到的东西也各有不同。
如果建造一处大学,在大学之中传授各种技能和学识,无疑能够为大夏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到时候,这些原本就天赋异禀的人才,他们肯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
对于大夏来说,没有任何坏处。
这就相当于,让原本通过科举直接入仕为官的那些考生,让他们再经历一个环节,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能够有更高的本领。
也只有经过井然有序的培养,大夏才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他们才能为大夏创造更多的奇迹。
让大夏飞黄腾达,发展得更加迅猛。
当在场众人听得樊虎之言,皆是面露诧异之色,他们当然能够明白樊虎的意思。
他们原本觉得,科举之事已经相当完善了,对于大夏来说,可谓是关系到千秋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