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031章 旧时代的终结(第一更,二合一)(3 / 5)

不仅如此,未来整个英联邦,都有可能成为其中的成员,到时候,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接受了大部分帝国遗产的南洋了。“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借助英国的帝国余晖敲开了他们的大门,作为印度洋央行的董事,从中获取的回报是极其丰厚的,而且,也可以利用把,把南洋元打出去,变成英镑区内的一种国际货币。”其实,这就是“借壳上市”,毕竟,英国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从工业规模上,累死英国也不可能追上美国了,当然,也赶不上南洋,毕竟,人口在那里。工业是需要人口作为支撑的,没有这个支撑,英国还会继续衰退下去,哪怕是用“印度洋英镑”稳定了英镑区,但是光印钱没有相应的工业产品支撑并不是长久之计。就像非洲法郎一样,在法国的金融家的精心策划下,通过法郎与非洲法郎之间实行固定汇率,法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形成一套“法郎体系”。通过与非洲殖民地的货币“合作”,法国既能抵消美国垄断国际金融对法国的影响,又能利用货币与金融工具有效控制和掠夺法属非洲国家,还能影响这些国家的政治、外交,一举多得。这大大便利了法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不仅垄断了非洲法郎区国家的资源收益,还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法国赚得盆满钵满,每年可以从非洲获得约5000亿美元的直接收入和利润。而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国家高达65%的外汇储备都是法郎,因此非洲法郎区国家实际上只能从法国进口消费品。这就是典型的“新殖民主义”。过去是炮舰殖民,现在是货币殖民。便是货币殖民,是需要以工业作为支撑的,到了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东大生产的崛起,东大产品的输入,导致法国从非洲的捞金能力大为降低。毕竟,法国自己的生产力,都被东大冲击的不要不要的。而这也是为什么,李毅安愿意帮助英国建立“印度洋英镑”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自身生产力的自信。哪怕是南洋在未来的印度洋央行中只占45%的股份,那每年也是几千亿美元的回报啊!这样的机会,又怎么能错过呢“在这个央行里,我们只坚持一点,就是南洋元并入其中,成为结算储备货币之一,通过与英镑的捆绑,实现南洋元的国际化,嗯,或者说,借助英国目前的影响力,与英国合作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形成一套“英镑和南洋元体系”,”这个体系远远大于法国精心构建的“法郎体系”,因为法郎的影响只在非洲部分地区,而大英帝国嘛,那可是大英帝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但这只是第一步。李毅安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以“印度洋英镑”为契机,以英联邦为目标,建立起一个由南洋作主,英国、澳大利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